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7-04 阅读量:次
医疗器械生产中用到动物源性材料很常见,比如心脏瓣膜、止血海绵、骨科植入物的涂层等。这些材料来自动物组织,好处是生物相容性好,但风险也大,比如可能携带病毒或者引起人体排异反应。所以国家管得很严。如果你打算从外面买这种动物源性材料回自己厂里组装成医疗器械成品,光看供应商说有采购记录、灭活验证、生产检验这些记录是不够的,你自己厂里必须按照法规要求做足功课,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有效。这不是买回来简单组装一下就能卖的事儿。
供应商提供的那些采购记录、灭活验证报告、生产检验记录,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要求,是你选择供应商的门槛。你得亲自去查,这些记录是不是真的完整、真实、可追溯。重点看他们用的动物源头(是什么动物、来自哪个农场或地区)、怎么控制动物健康(比如有没有检疫证明、特定病原体检测报告)、灭活或去除病毒的方法是什么(比如用化学试剂、辐照还是高温)、这个灭活方法有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证明确实能杀灭或去除目标病毒、且不影响材料性能)、生产过程中怎么保证不污染、检验标准是什么、结果合不合格。这些都是《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附录明确要求生产商必须控制的。供应商自己宣称有记录不行,你得核实,并且最好在合同里写明他们必须持续提供这些信息,方便你后续监管和产品追溯。
供应商做了灭活验证,不等于这个工艺对你买回来的材料直接有效,更不等于对你最终组装的医疗器械成品有效。你需要评估:供应商的灭活工艺是针对他们提供的原材料状态(比如是块状组织还是已经处理过的粉末)进行的验证,你买回来可能还要加工(比如裁剪、缝合、与其他部件组合),你的加工步骤会不会影响灭活效果?最终成品的使用方式(比如是植入体内还是体外接触)会不会带来新的风险?《动物源性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强调了要对动物源材料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包括病毒去除/灭活的有效性。如果供应商的验证数据很充分,且你的后续加工被证明不影响其安全性,你可以利用供应商的数据,但你必须做这个评估并记录。如果评估后觉得有风险或者不充分,你可能需要自己补充做相关的验证工作。YY/T0771系列标准提供了关于降低动物源性医疗器械病毒传播风险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外购了合格的动物源性原材料,你自己也做了该做的评估和验证,组装出成品了,接下来就得按法规要求去注册。注册资料里,关于动物源性这部分是重点审查对象。你需要提交:
(1)供应商信息及质量控制说明: 证明你选了个靠谱的供应商,并且你是怎么管他们的。
(2)原材料来源与控制资料: 包括动物的种类、地理来源、年龄、饲养、检疫、屠宰、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的控制信息(这部分通常依赖供应商提供,但你要确保其完整性和合规性)。
(3)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的验证报告: 主要是供应商的验证报告,加上你对其适用性的评估结论。如果自己补充做了验证,也要提交。
(4)免疫原性控制措施: 说明你采取了什么方法(比如脱细胞处理、去除杂蛋白等)来降低材料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风险。
(5)生物相容性评价: 即使原材料做过,最终成品也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如GB/T 16886系列)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
(6)风险管理报告: 必须详细分析所有与动物源性相关的风险(病毒传播、免疫原性、化学物质残留等),并说明你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控制这些风险。
(7)产品的生产制造信息: 清晰描述你是如何把外购的原材料组装成成品的全过程。准备我搜索到的资料是个技术活,要确保清晰、完整、符合《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等文件的要求。是否需要做临床试验,要看产品的风险和你是否能通过同品种对比等方式证明安全有效。思途CRO这类专业机构在协助企业梳理这些复杂资料方面经验比较丰富。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紧急破盲表是申办者提供的一份包含有每位受试者研究治疗分配的密封文件,它与随机表一起可以保证减少研究中可能产生的偏差以使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可信。除了密闭信封式盲表外,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