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产品有哪些?消毒产品分类/备案依据和备案资料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在作用目的上,它是一种防病的产品,而不是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8-18 阅读量:次
我们有个带电源的医疗设备(有源器械),它上面有些零件(附件)是能拆下来反复用的,比如探头、手柄、导管啥的。用完之后,下次给新病人用之前,肯定得给它整干净消毒或者灭菌好。现在要报产品注册了,关于这些可重复用附件的消毒灭菌该怎么写资料,审评老师最关心啥?容易在哪儿栽跟头?
第一要紧的,就是说明书里必须写得明明白白、丁是丁卯是卯!绝对不能含糊!用户(医院消毒供应室或者操作护士)看了你的说明书,必须能毫不费劲地知道这个附件到底该怎么消毒/灭菌。具体要写清楚啥?首先,明确告诉人家用啥方法: 是拿消毒液泡着(化学消毒)?还是用高温高压蒸(压力蒸汽灭菌)?或者用低温的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其次,关键参数一个不能少: 如果用药水泡,用的是哪种消毒剂(比如邻苯二甲醛、含氯消毒剂,具体名字浓度都得写)?泡多久?泡的时候温度多少?配好的消毒液能用几次?如果是高温高压灭,温度设多少?压力多大?时间多长?干燥时间多久?如果是低温灭,气体浓度多少?作用时间?通风解析时间?这些数字都得是具体的范围或者确定值(比如“121°C,压力106.8 kPa,灭菌时间20分钟”),千万不能写“常规消毒灭菌”、“按医院标准操作”这种屁话!审评老师最恨这种模糊表述,肯定给你打回来补正!说明书就是用户的“操作手册”,写不清,人家操作错了,轻则附件坏得快,重则消毒不彻底传染病人,责任都是你的!
光说明书写清楚还不行,你得拿出实实在在的研究数据,证明你推荐的消毒灭菌方法真的管用、真的安全!这就是研究资料部分的核心。第一块,说说你为啥选这个方法: 是行业里常用的?还是你做了实验比较了几种方法发现这个最好?或者你这个附件材料特殊(比如怕高温、怕某种化学剂),只能选这个方法?得把理由讲充分。第二块,也是最重要的,拿出“消毒灭菌效果”的铁证: 简单说,就是证明按你说明书写的那个方法整一遍,确实能把附件的细菌病毒杀得干干净净!怎么证明?老老实实按标准做灭菌效果验证!比如你说是灭菌(要求无菌),那就得按 GB 18278(湿热灭菌)、GB 18279(环氧乙烷灭菌) 这类标准的要求,做灭菌挑战试验,用最难杀死的细菌芽孢(比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来测试,证明按你的参数操作,能把这最顽强的芽孢都杀灭掉,而且得重复做够次数证明稳定可靠。如果是消毒(要求把病原微生物杀到安全水平),也得按相应的消毒标准(比如 GB 15981 )做效果验证。检测报告最好找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出,自己做的也行,但数据要完整可信。第三块,证明你的附件“扛得住”: 你推荐的消毒灭菌方法,会不会把附件搞坏、搞变形、搞得不灵光了?这就是“耐受性研究”。怎么做?模拟最狠的情况! 比如你说明书说这附件能高温高压灭200次,那你就真按这个参数反复灭它200次(或者更多,加个安全余量),然后每次灭完都检查:附件外形变没变(裂了?变形了?)功能还好不好(还能正常工作吗?精度变没变?)材料老没老化(变脆了?掉渣了?)。特别是那些关键性能(比如带电极的探头阻抗、带传感器的精度),灭完必须测!最后拿出数据证明:灭够了你说的次数,这附件还是好好的,安全能用。耐受性不行,说明书里承诺的复用次数就得改少点!
最后,千万别想当然!得考虑实际用起来的情况。医院里的消毒设备五花八门,操作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你在实验室用顶级设备、完美操作做出来的效果,医院里不一定能达到。所以,研究时要有点“安全余量”: 比如你验证效果时,用的微生物挑战难度要比实际可能遇到的更高一点;做耐受性时,设定的参数条件(温度、压力、浓度)可以比说明书写的稍微严苛一点点(比如温度高个一两度,时间多个几分钟),或者消毒剂浓度配得稍微高点,这样万一医院操作有点小偏差,也不至于立刻失效或损坏。说明书里也要提醒关键风险: 比如“必须严格遵循参数操作,温度不得低于XX°C”,“使用XX消毒剂浸泡后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超过XX次灭菌后建议检查附件性能”… 这些警示语不能少。归根结底,你的研究资料和说明书,得让审评老师相信:按你写的这套方法,在真实的医院环境里,普通工作人员操作,也能稳定地把附件消毒/灭菌好,并且附件不会轻易坏掉,保证病人安全和你产品的可靠性!
总结划重点:
1、说明书参数要精确(方法、消毒剂/设备、时间、温度、压力…),拒绝模糊!
2、研究资料三件套:
(1)选方法的理由(为啥用这个不用那个?)
(2)消毒灭菌效果铁证(按标准做挑战试验,第三方报告更硬气)
(3)耐受性数据(灭够次数还完好?关键性能稳不稳?模拟最狠情况!)
3、考虑实际用,留点安全余量,说明书写好风险提示。 让审评老师相信你这套在真实世界也靠谱!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在作用目的上,它是一种防病的产品,而不是
所谓的灭菌方式,是使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破坏所有的微生物包括数量巨大且具有抵抗力的细菌芽孢。以下介绍下辐照灭菌、环氧乙烷(EtO)灭菌、湿热(蒸汽)灭菌、干热灭菌、低
新冠疫情大流行,人们佩戴口罩抵御病毒成了一种常态,吃饭的时候和同事开玩笑,以后脱下口罩不知道会不会习惯。医用外科口罩外包装上通常标明灭菌级和非灭菌级,你知道两者的
家庭中常用的餐巾纸、湿巾、婴幼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纸尿布、隔尿垫、卫生巾、卫生护垫、化妆棉、消毒剂、空气消毒器械等都属于消毒产品。哪些产品需要办理消字号备案?哪
环氧乙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灭菌剂,环氧乙烷灭菌是当前医疗器械灭菌最主要的两种方式之一。由于灭菌是一个特殊过程,其输出难以用常规的测量或检测手段加以验证,例如产品
医疗器械灭菌方式主要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比如出入公共场所佩戴的口罩,绝大多数口罩的灭菌
相信多数有源器械企业来说,通过EMC检测都是挑战性,企业也很难具备符合条件的EMC摸底检测实验条件。很多企业都有类似经历,碰到有源医疗器械注册检验EMC不合格,怎么办呢?去解
医用防护口罩与佩戴者面部具有良好的贴合性,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因此N95也属于医用防护口罩
消字号产品顾名思义就是消毒产品,主要用于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是卫生部为提高公共卫生质量而批准的一类产品,也就是说它不具有任何治疗效果。众所周知药品由于
洁净室(Clean Room),亦称无尘车间、无尘室或清净室。洁净室的主要功能为室内污染控制,没有洁净室,污染敏感零件不可能批量生产。在FED-STD-2里面,洁净室被定义为具备空气过滤、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