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CRO和制药公司之间的高效合作?
随着制药公司将临床研究外包给CRO的趋势不断增长,优化这种合作关系对于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至关重要。合作各方之间的成功互动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但每次互动都需要良好的沟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8-18 阅读量:次
我们正在注册一个医疗器械。这个设备在工作时,需要和另一个配合使用的设备交换视频数据(比如一个设备拍视频,另一个设备接收显示)。关键是他们不用网线(以太网)连,可能是用HDMI线、专用视频线、无线WiFi、蓝牙、甚至是U盘拷贝这类方式传数据。现在问题来了:这种非网线的方式传视频,我们在注册的时候,还要不要考虑网络安全?要搞那些加密、防黑客、防数据泄露的事儿吗?
要!必须要考虑网络安全!别管用不用网线!为啥这么肯定?国家药监局专门管这事儿的《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第7号)写得明明白白。这个指导原则里说了,只要是电子数据交换,甭管你是通过啥方式:
1、是有线的(网线、HDMI、专用线缆)还是无线的(WiFi、蓝牙、4G/5G);
2、是单向传(只发不收)还是双向传(又能发又能收);
3、是实时传(手术直播那种)还是非实时传(先存U盘再拷过去);
4、甚至是通过U盘、移动硬盘这种“存了再拿过去”的笨办法...
只要你的设备涉及到把数据(特别是视频这种可能包含患者信息的数据)从A点弄到B点,就算“电子数据交换”,就掉进了网络安全的管辖范围! 所以,非网线传视频?没问题,但网络安全该管的还得管!
为啥不用网线也得管网络安全?核心就俩字:风险!视频数据不是普通数据,它很可能包含患者的人脸、身体部位、诊疗过程这些超级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万一泄露了,后果很严重。就算你用的是HDMI线这种“看着很物理”的连接,或者用U盘拷,风险照样存在:
1、数据被“偷看”或“偷走”的风险:
(1)无线传输(WiFi、蓝牙): 信号在空中飞,容易被附近的设备截获(就像偷听无线电),如果没加密,人家看得一清二楚。
(2)有线传输(HDMI、专用线): 虽然比无线难点,但也不是铁板一块。万一有人物理接触到线,或者设备被动了手脚,也可能泄露。
(3)U盘/移动硬盘: 这玩意儿太容易丢、太容易被偷、太容易插错电脑了!一丢一偷,里面患者视频全曝光。或者不小心插到有病毒的电脑上,数据也可能被拷走。
2、数据被“乱改”的风险: 虽然视频被篡改的可能性比控制指令小点,但也不是零。万一传输过程被动手脚,关键帧被删了、加了点不该有的东西,误导医生诊断,那也是大事。
3、设备被“搞瘫”的风险(如果是无线/双向): 如果传输方式是双向的或者无线的,恶意信号可能干扰甚至阻断你的视频传输,导致手术或诊疗过程中关键视频流中断,这风险可太高了。
4、合规风险: 《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都盯着医疗数据呢!泄露患者敏感视频信息,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问题,罚起来很疼的。所以,从保护患者隐私、保证数据完整、确保设备可用、守住法律底线这几个角度看,不管用啥方式传视频,只要数据出去了,网络安全措施就得跟上!
具体该干点啥?重点抓这几个方面(根据你的传输方式来选):
1、数据加密(最重要!): 不管是无线传还是有线传(特别是长距离专用线),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必须加密!让截获的人看不懂。U盘/硬盘里的视频文件,存的时候也得加密!密码要够强,管理要严格。
2、访问控制: 谁(设备或人)能发视频?谁(设备或人)能收视频?权限要管死!不是谁想连就能连,想看就能看的。设备之间配对要有安全机制(比如复杂的配对码)。
3、数据完整性保护: 确保视频从发到收,内容没被篡改过。可以用些技术手段(比如校验码)来验证视频是不是“原装的”。
4、防丢防偷(针对U盘/硬盘): 如果非得用移动存储,那管理必须严格:
(1)强加密是底线。
(2)使用记录要能追踪(谁啥时候拷的、拷到哪个盘了)。
(3)最好有远程擦除功能,万一盘丢了,能远程把数据清掉。
5、安全传输协议(如果适用): 如果是用WiFi、蓝牙等无线或有特殊协议,要用安全的、公认的通讯协议,别用那些老掉牙的、有漏洞的协议。
6、风险评估和说明书交代: 在你的风险管理文件里,必须把这种非网线视频传输方式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偷看、偷走、篡改、中断)都分析清楚,说明你采取了上面哪些措施来对付这些风险。在产品说明书里,也要清清楚楚地告诉用户:
(1)我们是用什么方式(HDMI?无线?U盘?)传视频的。
(2)这里面有什么网络安全风险(比如无线可能被截获,U盘可能丢)。
(3)我们内置了哪些安全措施(比如加密了)。
(4)用户自己该注意啥(比如保管好U盘、设置强密码、在安全环境下使用无线)。
最后总结一下:
1、非网线传视频?网络安全照样跑不了! 国家指导原则(2022年7号文)框得死死的,只要是电子数据交换,就得管。
2、核心风险是:数据泄露(隐私完蛋)、数据被改(误诊风险)、传输中断(耽误事)、吃官司。
3、该干的活:加密(传输和存储)是王道!管好谁可以访问!保证数据没被改!U盘管理要上锁!协议要用安全的!风险文件写清楚!说明书交代明白!
4、别心存侥幸: 现在审评老师对网络安全盯得特别紧,特别是涉及患者图像视频的。该做的措施不做,注册很难过关,就算过了,后面出问题更麻烦。老老实实把网络安全当个正经事来办!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随着制药公司将临床研究外包给CRO的趋势不断增长,优化这种合作关系对于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至关重要。合作各方之间的成功互动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但每次互动都需要良好的沟
说到临床试验设备,大家的困惑一般集中在几个方面:从哪儿获取设备?租赁还是购买?选择哪款设备?校准工作应当如何开展?这篇文章会简单盘点以上问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由经营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即可,无需向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一样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经营第一类
冠状肺炎及其它流行病在全球多地的流行、爆发,医用口罩成了全球紧缺物资,许多国内企业计划或拟计划从事医用口罩的生产,完成医疗器械注册。今天,来科普一下,医用防护口罩
医疗器械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许可。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由经营企
思途给大家提供对疾病和健康的全生命周期预见性管理,是许多医疗行业从业者的梦想。IT基础设施、IT及网络技术的进步,让梦想插上了翅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探索、尝试、
最近有客户咨询道:公司有一款全自动化学比浊测定仪的说明书需要更新,在药监那我们需要做哪些操作?因为涉及到说明书变更问题,因此查询了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之前药监部
加速老化试验是医疗器械注册项目重要事项之一,多数医疗器械注册产品采用加速老化试验确定产品效期,本文带大家了解加速老化试验流程步骤和设备要求。
办理医疗器械注册或者备案事务的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医疗器械注册或者备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要求,不然医疗器械产品需要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都不清楚
本文主要对GMP中药生产车间的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择、工艺管路设计、设备安装等进行了介绍,思途可提供GMP车间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装修改造等配套服务。"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