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岗位科普|CRA/CTA/CRC/CRO/DM/PV/RA是什么意思?
大多数刚毕业的同学在准备进入临研圈的时候,一定会被铺天盖地的行业专有名词搞得晕头转向。什么CRA/CTA/CRC/CRO,都是什么鬼?CEO和COO我倒是知道,请问贵司CEO接受应届生吗?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7-10 阅读量:次
你想知道医疗器械做临床试验,方案到底该按什么规矩来定吗?这确实是医疗器械注册路上非常关键的一步。方案好比是试验的路线图,制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能不能说明产品的安全有效,最终影响到产品能不能顺利上市。这份指南就详细说说方案制定的那些指导原则,让你心里有谱。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可不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国家有明确的规定管着这事。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CP)。这个规范是总纲,规定了临床试验全过程的基本要求,方案当然也得符合它。
具体到方案怎么设计,最直接、最重要的指导文件就是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CMDE)发布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这份文件详细说明了方案设计该考虑哪些方面,比如试验目的怎么定、选什么样的病人合适、用什么方法跟别的产品比(对照)、怎么分组、怎么评价结果、需要多少病人(样本量)等等。它是设计方案的“说明书”,必须认真看,照着做。最近(2025年5月),药监局还就《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适应性设计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了,说明这些指导原则也在不断完善,要紧跟最新要求。
除了这些专门针对医疗器械的文件,一些通用的伦理准则也要遵守,比如《赫尔辛基宣言》,它讲的是怎么保护参加试验的人(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方案里关于受试者保护的部分,就得体现这些精神。如果产品有特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际标准,方案设计时也要参考,确保评价方法和标准是公认的、合理的。
方案设计光有依据还不够,还得守住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是依法原则。前面说的那些法规、指导原则、标准,就是法,方案必须符合它们的要求,不能自己想当然。
第二个是伦理原则。保护受试者是头等大事。方案里必须详细写清楚怎么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隐私。怎么让受试者了解试验情况并自愿同意参加(知情同意),方案里要有具体流程和知情同意书模板。试验过程中万一出现意外(不良事件),怎么处理、怎么报告,方案也得有预案。整个方案设计必须事先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第三个是科学原则。方案设计要能真正说明问题,结果要让人信服。常用的科学方法有:
(1)随机:把受试者分到不同组别(比如用新器械的组和用老器械或安慰剂的组)时,得是随机的,不能人为挑,这样各组才可比。
(2)对照:通常要设置一个对照组来比较,才能看出新器械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比老产品怎么样。
(3)盲法:如果可能,最好让受试者、甚至医生也不知道用的是新器械还是对照器械(单盲或双盲),这样评价结果时更客观,不容易有偏向。
一份完整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内容相当丰富。这里挑重点说说:
(1)试验题目:题目要清晰,让人一看就知道试验器械是什么、针对什么病、是什么类型的研究(比如和谁比、目的是什么)。
(2)试验背景和目的:讲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想证明器械在哪个方面安全有效。
(3)试验器械和对照:详细描述试验用的医疗器械,包括名称、型号规格。如果用对照(比如已经上市的产品或者安慰治疗),也要写清楚对照是什么。
(4)适合用的人群和不能用的情形:明确说明哪些病人可以参加试验(入选标准),哪些病人不行(排除标准)。比如某种心脏支架的试验,就得写明什么样的心脏病、血管情况适合,什么年龄、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不能参加。
(5)试验怎么做:这是方案的核心。要写清楚怎么给病人用器械(治疗程序)、怎么分组(比如随机分组方法)、用什么方法来评价效果和安全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比如评价一个降血糖器械,指标可能就是血糖值变化;评价一个骨科固定材料,指标可能是骨头长没长好、病人疼痛减轻多少、多久能活动。
(6)需要多少受试者(样本量):得算出来需要多少病人参加试验,这个数量要足够能说明问题。计算依据要在方案里写清楚,通常是基于统计学要求。
(7)怎么分析数据:预先定好收集到数据后用什么统计方法来分析,证明效果。
(8)怎么保护受试者:前面提到的知情同意流程、不良事件的处理报告流程、伦理考虑都要详细写。
(9)谁负责什么:明确试验的申办方(通常是器械公司)、做试验的医院(研究者)、监查员等各方的职责。
(10)方案版本和日期:方案首页要标明方案编号、版本号、制定日期和修改日期。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是总要求,但具体到你的产品,方案还得量身定制。这就是为什么方案设计一定要结合产品自身的特点和临床专家的意见。
(1)产品特点:你的器械是干什么用的?用在哪个部位?是诊断类、治疗类还是植入类?工作原理是什么?风险高不高?这些特点决定了试验设计的关键点。比如:
(2)一个新型的心脏瓣膜(高风险植入物),试验要求肯定比一个普通伤口敷料(低风险)严格得多,需要的病人数量也多,观察时间更长。
(3)一个AI辅助诊断软件,试验重点可能是看它的诊断结果和医生诊断(金标准)比准不准。
(4)像缝合线、隐形眼镜这些特定产品,指导原则会要求试验要覆盖它申报的所有使用部位或适应症。
(5)临床专家意见:在方案设计阶段,多听听有经验的临床医生的意见非常重要。他们更了解疾病、了解病人、了解临床实际需求。他们能帮助判断:
(6)你选的评价指标(比如疼痛评分、活动能力)是不是临床真正关心的?能不能真实反映器械效果?
(7)你定的入选/排除标准在临床实践中是否可行?会不会招不到合适的病人?
(8)你设计的试验流程(比如随访时间点、检查项目)对病人来说是否合理、能承受?
思途CRO这样的专业机构在帮企业设计方案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深入理解产品特性,并组织相关领域的临床专家进行方案讨论,确保方案既科学合规,又贴合临床实际。
制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不是随便写写。核心依据是国家药监局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方案设计必须牢牢遵守依法、伦理、科学三大原则。方案内容要全面,特别是试验目的、器械描述、受试者选择、试验方法、评价指标、样本量、统计分析、受试者保护这些关键点一定要清晰、具体。最重要的一点,方案设计绝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紧密结合你这款医疗器械的具体用途、工作原理和风险特点,同时充分听取临床专家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既符合法规要求,又能有效评价你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高质量方案。这份方案是试验成功的基石,也是产品最终能否获批上市的关键一环。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大多数刚毕业的同学在准备进入临研圈的时候,一定会被铺天盖地的行业专有名词搞得晕头转向。什么CRA/CTA/CRC/CRO,都是什么鬼?CEO和COO我倒是知道,请问贵司CEO接受应届生吗?
盲法试验常用的有两种:单盲(single blinding)和双盲(double blinding),更严格的对照试验要用到三盲(triple blinding),在对照药物和试验药物剂型或外观不同时,还要用到双盲双模拟技
前面文章介绍过复肿的SSU立项流程,立项通过以后就可以进行下面三步了,分别是:伦理审查申请,遗传办申请(如需),合同审查申请。在复肿的伊柯夫网站上,立项通过后,这三步
1.定义 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 Event,SAE) :指受试者接受试验用药品后出现死亡、危及生命、永久或者严重的残疾或者功能丧失、受试者需要住院治疗或者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先天性
因为SSU阶段,有好多细节机构的官网上不会告诉你,你也不可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问你的研究护士,因为她们人均手上几十个项目,很容易被问得没有耐心,这也是我想把一点经验记
刚接触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CRO行业的常用术语解释: 1:新药研发
试验用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试验的试验药物、对照药品。试验用药品渗透到了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药物的生产、包装、运输、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们从临床试验中
SSU是Study Start Up的缩写,从最初的项目准备,到启动访视(Site Initiation Visit)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对整个临床研究项目的启动非常关键。负责这个关键阶段工作的部门人员,就叫做SS
不少二三类需要临床的产品,客户一听到临床报价就退缩。既然这么贵,还不如自己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临床报价费用都由哪些组成?费用都谁收走了?自己做又有哪些风险?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作为CRC的我们,自认为对CRA其实已经很了解了,但是在我们工作过程有一个角色平时接触不到,但是却又绕不开躲不过,尤其是面对满屏EDC query的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