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临床SSU工作内容和具体工作流程
SSU是Study Start Up的缩写,从最初的项目准备,到启动访视(Site Initiation Visit)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对整个临床研究项目的启动非常关键。负责这个关键阶段工作的部门人员,就叫做SS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3-10-10 阅读量:次
引言:湖南省药监局发布《湖南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指南(实行)》,详见正文。
为落实《湖南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湘药监发〔2019〕29号),保障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与现行监管制度的有效衔接,促进医疗器械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试点工作指南。
(一)试点范畴。本工作指南中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是指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注册申请人”)申请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成为医疗器械注册人(以下简称“注册人”)。
境内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含创新医疗器械),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涉及的产品不列入本指南范围内。
(二)试点条件。
1.注册人试点应符合以下条件:
1.1住所或者生产地址位于湖南省内的企业、科研机构。
1.2能够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和协议约定的责任。
1.3具备专职的法规事务、质量管理、上市后事务等工作相关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具有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和标准相关知识和经验。
1.4建立与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有对质量管理体系独立进行评估、审核和监督的人员。
1.5具备承担医疗器械质量安全责任的能力。
2.受托生产企业
2.1具有与受托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生产条件;
2.2具备与受托生产医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产品注册与生产许可分离。申请人可以委托具备相应生产能力的企业(以下简称受托企业)生产样品,注册人可以将已获证产品委托给具备生产能力的一家或者多家企业生产。受托企业可提交注册人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申请生产许可和办理生产许可变更。鼓励集团公司通过注册人制度试点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主体责任。
(二)落实注册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主体责任。注册人承担注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主体责任并建立注册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器械研制、注册、生产、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承担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受委托生产企业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和双方协议约定的责任;鼓励建立商业责任保险救济赔偿制度,承担因上市后医疗器械质量缺陷造成伤害的赔偿连带责任。
(一)注册申请人申请试点流程:1. 受托企业备案;2. 首次注册;3. 申请许可证核发或变更。
(二)注册人(已获证产品企业)申请试点流程:1. 受托备案;2. 申请许可证核发或变更;3. 注册登记事项变更。
(一)受托备案
受托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备案时应当提交委托合同、质量协议等资料。受托生产应填写湖南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受托企业备案表(见附件1),向省局医疗器械处备案,省局医疗器械处出具湖南省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受托企业备案凭证。
(二)首次注册
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注册申请资料,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向省局提交注册申请资料。申请资料除应符合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第43号和第44号公告的要求,按照湖南省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含体外诊断试剂)首次注册提交所需资料外,还需补充下列内容或材料:
1. 申请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项下:注明为注册人制度试点申请、受托企业名称及生产地址、受托备案凭证号及列明本表中所需提供的第4、5、6项材料名称)。
2.证明性文件:注册人及受托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产品说明书及标签样稿(除符合法定要求外,还应当标明受托生产企业的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生产许可证编号(如有)等信息)。
4.委托生产合同复印件(明确双方的合作生产方式,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产品验收标准等)。
5.委托生产质量协议复印件(明确委托生产的范围,双方在产品质量实现的全过程中各自的质量安全责任、权利与责任,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产品的性能、生产、质控要求,委托生产的变更控制与审批等)。
6.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三)申请生产许可证核发或变更
生产许可证核发由受托生产企业提供相关资料,受理后根据情况对注册人及受托企业同步进行现场核查验收。除原《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核发申请资料要求外,还需补充下列内容或材料:
1.《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核发
1.1《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申请表》(生产产品列表备注栏注明产品为注册人制度试点、注册人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和受托生产截止日期)。
1.2证明性文件:注册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3 受托企业备案凭证。
1.4委托生产合同复印件。
1.5注册人拟采用的说明书和标签样稿。
1.6注册人对受托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可声明。
2.申请生产许可证变更
生产许可证变更由受托生产企业提供相关资料,受理后根据情况对注册人及受托企业同步进行现场核查验收,如注册人产品与受托企业生产范围一致且对受托企业在一年内通过全项目监督检查的原则上可不重复检查,由注册人、受托方根据附件2要求提交双方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要求的承诺。除原《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申请材料要求外,还需补充下列内容或材料:
2.1《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变更申请表》(生产产品列表备注栏注明产品为注册人制度试点、注册人医疗器械注册证号和受托生产截止日期)。
2.2证明性文件:注册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3受托企业备案凭证。
2.4委托生产合同复印件。
2.5注册人拟采用的说明书和标签样稿。
2.6注册人对受托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可声明。
(四)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申请。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与生产许可核发或变更合并检查,除原体系核查申请材料要求外,还需补充下列内容或材料(纸质文档与生产许可核发或变更材料一并提交):
1. 注册申请人的质量管理能力自查报告。
2. 对受托企业现场考核评估报告(注册申请人对受托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现场考核评估,阐述该受托企业与所合作品种的匹配性,以及合作关系确定后的定期审核计划)。
3. 能证明相关设计开发技术文件已有效转移给拟受托企业的资料目录(例如技术要求、生产工艺、原材料要求、说明书和标签等技术文件已有效转移给拟受托生产企业并形成文件清单)。
(五)注册证登记事项变更
由注册人提供相关资料,除原《医疗器械注册证》登记事项变更申请材料要求外,尚需补充下列内容或材料:
1. 注册人名称、住所变更:提供变更后《内资企业登记基本情况表》复印件。
2. 注册人生产地址变更:提供受托企业变更后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六)涉及注册人的受托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补发、注销及解除注册人委托,按原《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补发、注销和变更程序执行。
1. 关于产品注册、生产许可的申报要求可以在省局网站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栏目中查看。
2. 注册人、受托人和监管人员在《指南》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向省局医疗器械处反馈。
3. 本指南自2020年5月19日起实施,试行期两年。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出台相关规定后从其规定。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SSU是Study Start Up的缩写,从最初的项目准备,到启动访视(Site Initiation Visit)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对整个临床研究项目的启动非常关键。负责这个关键阶段工作的部门人员,就叫做SS
临床研究协调员(全称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简称CRC):指经主要研究者授权,在临床试验中协助研究者进行非医学性的相关事务性工作,是临床试验的参与者。 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作为CRC的我们,自认为对CRA其实已经很了解了,但是在我们工作过程有一个角色平时接触不到,但是却又绕不开躲不过,尤其是面对满屏EDC query的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关中心访视(Close Out Visits,简称COV),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作为临床试验最后一个阶段,COV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监查员在COV时应该做哪些工作。什么时候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