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CRA项目交接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监查员行业人员流动性大,这就让我们需要经常面对项目的交接工作,如何让工作交接不出问题,接任CRA后面少填坑,让后续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给大家提供以下五个要点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8-13 阅读量:次
我们正在搞一个独立软件产品的注册。这个软件本事挺大,能分析不同牌子、不同型号的医疗设备传过来的数据,比如拍片子的机器、监护病人指标的设备、还有检验科用的机器出的结果。说白了,它是个“万能接口”加“分析大脑”。现在卡在测试这步了:为了证明这软件真能在医院里好好干活,不出岔子,我们得把它连上它支持的医疗设备实际跑一跑(这叫联合验证)。麻烦来了:它宣称能连的设备型号一大堆,难道我们真得把每个型号的设备都找一台来,挨个连上软件测一遍?还是说,只要在每一类设备里挑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型号测测,也能说明问题?
像这种能连很多种设备的软件,做联合测试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定范围?非得全测?还是可以挑着测?
(1)是不是每个型号都要测,不能拍脑袋决定。咱们得动脑筋分析:
(2)风险大不大? 软件分析的结果是给医生看个参考,还是直接指挥机器救命(比如控制呼吸机)?风险越大,测试就得越严。
(3)设备差别大不大? 同一类设备(比如都是CT机),不同型号之间,传给软件的数据格式、通讯方式(怎么“说话”)、数据精度(数字准不准)是不是差不多?干活时的“压力”(比如电脑资源占用)是不是也差不多?
(4)如果分析下来,某类设备里有个“大哥大”型号,它用的数据格式最复杂、通讯方式最多样、干活时最“吃力”(资源用得最狠),它能代表其他小弟型号的情况,甚至比小弟们还难搞,那测这个“大哥大”基本就能放心了。这就叫“典型型号”。反过来,如果某个型号特别“另类”,用的东西别人都没有,或者它连着的软件功能风险特别高,那对不起,这个型号必须单独拉出来测!国家出的《医疗器械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那份)也说了,测试的深浅宽窄,得看风险高低,还得看软件在真实环境里跑起来啥样。
想只测几个代表型号省点事?行是行,但挑谁得讲道理,得满足两条硬标准:
1.技术要够“极端”:挑的这个型号,得是它那类设备里最能“折腾”软件的。比如:
(1)传的数据量得是最大最小的(比如影像分辨率最高最低的都得覆盖)。
(2)用的通讯协议(就是设备跟软件“对话”的语言)得是最全的,不管公家的标准还是厂家的私货,都得支持。
(3)设备本身配置得是最“寒酸”的(比如内存最小、CPU最慢的),这样软件在上面跑才最考验稳定性。
(4)数据格式得是最复杂、最容易让软件迷糊出错的。
2.风险要够“高”:挑的这个型号,得能模拟出最危险的使用场景。比如:
(1)软件分析结果要是用来辅助诊断重病的(比如看肿瘤、看心梗),那就得找个能产生最刁钻、最难分析数据的设备来测。
(2)软件要是装在小巧的便携设备上(资源紧张),那就得找配置最差的设备测,看软件会不会卡死、崩溃。
(3)重点: 为什么选这个型号当代表,不选别的?你得写个明明白白的分析报告,把同类设备的主要型号列个表,比比它们的关键技术参数(数据格式、协议、资源要求等),再说说为什么测了这个“代表”,其他“小弟”的风险也能管住。这个报告是给审评老师看的关键证据,证明你不是偷懒,是真研究透了。
省事是有条件的。碰到下面这些情况,想挑着测?门儿都没有,必须老老实实把宣称能连的所有型号都测一遍:
1.设备“代沟”太深: 比如要连的设备,有的是老掉牙的嵌入式系统,有的是时髦的新系统(像鸿蒙),它们底层运行逻辑差别太大,一个代表罩不住全场。
2.软件“离了它不行”: 软件有个核心功能,必须用某个型号设备特有的零件或者数据(比如某个特殊传感器、或者独有的校准数据),别的型号根本提供不了。
3.风险高到“要命”: 软件连的是救命设备(按法规属于最高风险III类的,比如除颤仪、体外循环机),而且软件分析结果直接指挥设备干活(比如自动调药量、调呼吸机参数),这种型号一个都不能漏!
4.“前科”证明差别大: 前期自己测试或者用户反馈发现,连不同的型号,软件表现差别挺大(比如有的稳定有的老掉线,有的算得快有的慢半拍)。
为啥这么严?因为《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管生产的根本大法)里白纸黑字写了:验证(测试)得保证软件在它宣称能用的所有地方(环境、设备) 都好使!软件审查指导原则也特别提醒,环境复杂多变的时候,测试更要充分。
1.不是非得全测: 支持很多设备的软件,做联合测试,不一定要把每个型号都连一遍。
2.想省事?得讲理! 可以挑“代表”型号测,但必须证明这个“代表”:
(1)技术上能“包打天下”(覆盖最严苛情况)。
(2)风险上能“顶到最坏”(模拟最高风险场景)。
(3)而且得写清楚分析报告讲明白为啥选它。
3.四种情况没得省: 设备底层差别巨大、软件依赖独门秘籍、设备本身风险极高、或者已知型号间表现不稳——遇到这些,老老实实全测!
4.早点跟审评老师打招呼: 测试方案怎么定(是抽测还是全测),最好在动手测试前,带着你的分析报告,找省里或国家局的审评老师(药监局审评中心的)沟通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争取先认可你的思路。别等注册申报时再扯皮,耽误时间。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监查员行业人员流动性大,这就让我们需要经常面对项目的交接工作,如何让工作交接不出问题,接任CRA后面少填坑,让后续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给大家提供以下五个要点
开办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现为后置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给营业执照后申请审批。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可是有人员和场地要求的
欧盟授权代表(European Authorised Representative 或European 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是指由位于欧洲经济区EEA(包括EU与EFTA)境外的制造商明确指定的一个自然人或法人。该自然人或法人可代表EEA境外的制
临床试验核查是确保临床试验数据质量和准确性的重要步骤之一,对于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试验的合规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临床试验核查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1、核查试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在核查临床试验时,首先需要确认试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这包括检查试验方案是否经过伦理审查并获得批准,试验药物或器械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是否符合规范等。2、核查受试者的招募和筛选:核查受
在临床试验及其他医疗活动中,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IC)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它强调的是患者的自主权,即受试者在充分了解所有相关信息之后,自愿决定是否参与到研究或治疗过程中。知情同意的实现通常是通过签署一份详细的书面文件——知情同意书(Informed Consent Form, ICF)来完成的。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法律上的形式要求,更是尊重个体权利、保护受试者
一、任职条件管理者代表应当是所在企业的全职员工,并符合以下条件: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且无不良从业记录。2.熟悉并能正确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经过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培训。3.具有YY/T0287(ISO13485)或GB/T19001(ISO9001)内审员证书,或接受过同等水平的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4.熟悉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工作,具备指导或监督本企业各
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说白了就是想看看这器械到底有没有用、安不安全。而主要评价指标呢,就是这个试验的“主考官”,它决定了试验要证明什么,最后结果行不行也是它说了算
CRC的工作真的很忙,尤其是像我一样项目多,入组受试者多的情况,再遇到质控真的把我的日程表排的满满档档,这个时候真的太烦心了~ 今天就分享几个质控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