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规技术咨询服务

注册备案 · 临床试验 · 体系建立辅导 · 分类界定 · 申请创新

186-0382-3910
186-0382-3910
全部服务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知识分享

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盂内窥镜套包,分类编码该用哪个?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7-24 阅读量:

最近有朋友问到一个挺专业但又很实际的问题:现在医院里做微创手术,像处理肾结石啊、检查输尿管肾盂啊,经常会用到一套东西——一个一次性的电子肾盂镜(用来伸进去看)、一个输尿管导引鞘(用来开路撑通道)、再加一个输尿管支架(做完手术放里面引流或者支撑用的)。这三个玩意儿分开来,在国家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里都有自己明确的“身份证号”,也就是分类编码:肾盂镜是06-14-03,导引鞘是02-12-03,支架是14-05-05。那现在问题来了,要是厂家或者医院想把这仨组合成一个“套包”产品来卖、来用,这个组合后的“套包”,它的分类编码该用哪个呢?是不是直接跟着里面最核心的肾盂镜走,用06开头那个大类就算完事?

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盂内窥镜套包,分类编码该用哪个?(图1)

这事儿归谁管?得看分类界定程序

首先得明白,咱们国家管医疗器械注册这事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是老大,它下面有个专门的机构叫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简称“标管中心”)。这个标管中心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搞“医疗器械分类界定”。啥意思呢?就是当遇到一些新产品,或者像咱们今天遇到的这种组合产品,在现有的分类目录里找不到完全对应的“坑”,或者拿不准该归到哪个“坑”的时候,就需要启动这个程序。厂家得按要求提交一大堆资料,说明这产品是啥、咋用、有啥特点,然后由专家们根据规则来判定它到底该归到哪一类、编码是啥。

套包编码咋定?核心原则是“预期用途”

那具体到这个套包,专家们会依据啥来定编码呢?核心就四个字——预期用途。简单说,就是你这套组合拳打出去,主要是为了干嘛?

1.主次得分清:虽然套包里包含了肾盂镜(06类)、导引鞘(02类)、支架(14类)这三个不同类的东西,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是为了完成一个完整的、以观察诊断和/或治疗为目的的泌尿外科腔内手术过程。肾盂镜是执行核心观察/治疗功能的“主角”,导引鞘是为肾盂镜顺利进入服务的“助手”,支架是手术完成后的后续支撑/引流“保障”。整个套包的核心功能和预期用途,是围绕着 “内窥镜下观察、诊断和治疗”这个主线来的。

2.不能简单“随大流”:所以,虽然肾盂镜(06-14-03)是核心部件,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整个套包就可以直接归到肾盂镜的06大类下面。为啥?因为导引鞘(02-12-03)和支架(14-05-05)本身属于不同的管理类别(二类和三类?具体看产品本身)和不同的功能领域(手术通道建立器械和体内植入/支撑器械)。

3.组合产品有专门道道:对于这种由多个已明确分类的器械组合成的套包产品,国家是有专门规定的。核心就是看它组合后是不是形成了一个新的独立的功能整体,这个整体的主要预期用途是啥。在这个例子里,套包的整体用途显然更贴近“内窥镜诊疗系统”或“手术器械包”的概念,其核心驱动功能是内窥镜诊疗。

网上经验谈:组包常见,编码需专审

翻翻网上同行们讨论或者一些行业经验分享,你会发现一个共识:把几个相关器械打包注册(也就是“组包”或者“套包”)是完全可行的操作,很多厂家也这么干,方便医院采购和使用。但是!大家普遍都会强调一点:这个组合包最终的、确定的分类编码,必须走官方分类界定程序来确认,不能自己瞎猜或者随便选一个。因为组合后产品的风险等级、管理要求可能会和单个部件不同。

总结一下关键点

好,唠了这么多,咱们把重点捋一捋:

1.组合套包很常见:把一次性电子肾盂镜(06-14-03)、导引鞘(02-12-03)、支架(14-05-05)组合成一个套包销售和使用,是实际需求和常见做法。

2.编码不能想当然:直接沿用肾盂镜的06大类编码(如06-XX-XX)作为整个套包的分类编码是不恰当、也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导引鞘和支架有自己独立的、不同的分类编码。

3.核心看整体用途:判定套包分类编码的核心依据是套包整体的、主要的预期用途,即进行输尿管肾盂的内窥镜观察、诊断和/或治疗。

4.必经官方界定程序:套包产品的最终、权威分类编码,必须通过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标管中心)的分类界定程序来确定。厂家需要提交申请,由专家根据产品具体信息(包括组合方式、预期用途、风险点等)进行综合评定。

5.成功案例有参考:网上也能看到一些成功注册的套包案例(比如包含肾盂镜和导引鞘的),它们的分类编码都是经过正式界定程序确认的,并非简单沿用某个部件的编码。

最后再啰嗦一句

所以啊,朋友,如果你或者你们公司真打算搞这么一个组合套包,千万别图省事直接按肾盂镜的编码来。老老实实去研究一下《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里关于组合产品的规定,特别是要仔细准备材料,走标管中心的分类界定申请流程。只有拿到官方确认的分类编码,后续的注册工作才能顺利展开,产品上市也才合规。这事儿急不得,按规矩一步步来,才是正道。

思途企业咨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你可能喜欢看:
医用内窥镜属于几类医疗器械?有哪些种类?

医用内窥镜属于几类医疗器械?有哪些种类?

窥镜是杭州医疗器械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以康基医疗为龙头的很多内窥镜及其辅助产品生产企业聚集在桐庐江南小镇为聚集,江苏和嘉兴平湖等地亦有部分行业器械。医用内窥镜产品

临床EDC(电子数据采集)操作指南

临床EDC(电子数据采集)操作指南

电子数据采集(electronic data capture,EDC)是电子化临床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EDC通过计算机、局域网、因特网、PDA和各种便携式设备、互动式语音或网络应答系统及远程数据输人(remoted

常见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包装种类与要求

常见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包装种类与要求

适宜的产品包装是产品安全有效性的保证之一,对于无菌医疗器械更是如此。如何选择无菌包装,对于企业完成医疗器械注册或是ISO13485认证都非常重要。"

一次性注射笔注册,针头与注射笔的适配性需要验证哪些项目?

一次性注射笔注册,针头与注射笔的适配性需要验证哪些项目?

笔式注射器是用途较广的医疗器械之一,糖尿病患者家用注射胰岛素就用到这玩意了。近日,器审中心发布两项有关“笔式注射器医疗器械注册,针头与注射笔的适配性需要验证哪些项目”的相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技术要求模板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产品技术要求模板

之前分别分享了医用外科口罩产品技术要求模板、医用防护口罩N95(灭菌)产品技术要求模板、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技术要求模板,口罩产品已经分享完毕。防护服也是疫情期间耗

内窥镜产品注册送检要求

窥镜产品注册送检要求

本文内窥镜及其系统送检要求,来自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院,以下是具体要求。内窥镜系统产品送检要求1、提供产品的送样清单(格式见附件2)—每个产品需要有唯一识别号;(送检样

怎样挑选家用电子血压计?

怎样挑选家用电子血压计?

在医院,有些科室门口备有免费的自助血压监测设备,虽然测量精准但体积过大,不适合家中使用。老式的按压式水银血压计,也由于操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而慢慢被市场所淘汰。因此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技术要求模板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技术要求模板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熔喷布就在这一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这种高效医用

药审中心电子申报资料网上预约系统操作流程要求及注意事项

药审中心电子申报资料网上预约系统操作流程要求及注意事项

2023年12月11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更新《申报资料电子光盘技术要求》等文件的通知,第二条对电子申报资料的接收做了新的要求。药审中心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光盘后,将对可正常读取的光盘按照《验证标准》进行验证,通过验证的光盘进入后续流程;无法通过验证的光盘将不能进入后续流程,并按照销毁程序处理。申请人可通过药审中心网站“申请人之窗”查看光盘接收进度及验证报告。当申请人用电子申报资料制作软件完成一套零

免临床的电子血压计为什么还要做临床验证?

免临床的电子血压计为什么还要做临床验证?

引言:在医疗器械领域,电子血压计因其便携性与易用性,已成为家庭健康监测的重要工具。然而,尽管部分电子血压计被列为“免临床”产品,即在注册审批过程中无需经过常规的临床试验,但制造商仍需提供血压测量整体有效性的临床验证报告。这一看似矛盾的要求,背后蕴含着科学严谨性与用户安全的双重考量。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子血压计的原理、分类,以及为何即使在豁免临床试验的情况下,仍需进行临床验证。有很多人比较好奇,为什么腕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多一份参考,总有益处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

在线咨询
186-0382-3910免费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落地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北京公司
186-0382-3911

郑州公司
186-0382-3910

合肥公司
188-5696-033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