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试验用药的接收、保存、使用及回收
试验用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试验的试验药物、对照药品。试验用药品渗透到了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药物的生产、包装、运输、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们从临床试验中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6-30 阅读量:次
医疗器械注册中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产品的原材料材质发生变更,在获得变更许可注册证后,原材质的半成品是否可以继续使用?答案很明确:不可以。下面咱们来说说为什么不可以。
医疗器械的注册证,是国家药监局(NMPA)对这个产品安全性、有效性认可的法律凭证。产品上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使用的原材料材质,都在当初注册时经过了严格的审评审批。当你想改变原材料材质时,这就不是一个小调整了,它可能影响到产品的性能、生物相容性、灭菌效果、有效期等等关键质量特性。所以,国家要求必须走“变更注册”程序。你提交申请,提供变更的理由、研究数据、验证报告等一大堆资料,证明新材质是安全的、有效的、质量可控的。药监局组织专家审评,觉得没问题了,才会给你发一个新的变更许可注册证,或者批准你的变更申请。这个新证件,只认可用新材质生产的最终产品。它是对新材质、新工艺、新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的认可。它没有追溯力,不会去认可之前用老材质生产的东西,哪怕那些东西是半成品。拿到变更许可,意味着你可以开始用新材质生产上市销售了,仅此而已。
咱们国家管医疗器械最核心的法规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和配套的规章,比如《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这些法规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持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单位(注册人),是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你得保证产品持续符合强制性标准,符合你注册时提交的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技术要求里,原材料规格是核心内容之一。你变更了原材料材质,就相当于偏离了原来获批的产品技术要求。法规要求,注册人应当主动开展研究,评估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按规定进行变更注册或者变更备案。变更注册申请获得批准后,注册人应当严格按照变更后的要求组织生产。 这句话里的“严格按照变更后的要求”,就包含了使用变更后获批的新材质。法规强调的是“变更后”的生产活动,对于变更前已经用老材质生产出来的东西(包括半成品),法规并没有开绿灯说可以继续用。
很多人觉得,半成品不是最终产品,还没卖出去,我继续加工完再卖,好像没浪费,也省成本。这个想法风险非常大,千万不能有。首先,法律合规风险。你用老材质半成品加工出来的最终产品,其原材料构成与你现在持有的变更后注册证批准的内容不一致。这产品严格来说,就是“未按照经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的医疗器械,甚至可能被认定为“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这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处罚会非常重,从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注册证,严重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其次,质量安全风险。你当初做变更研究,验证的是新材质在整个生产流程和最终产品中的表现。老材质的半成品,其状态、性能、稳定性可能与你验证的新材质体系完全不同。你把老材质半成品引入到后续可能基于新材质优化的工艺中(比如新的加工参数、新的清洗或灭菌程序),会带来无法预知的质量隐患。万一产品在使用中出了问题,追溯起来是因为你混用了老材质半成品,这个责任你承担不起。最后,监管检查风险。药监部门飞检(飞行检查),查的就是你实际生产是否和注册资料一致。一旦发现生产线上还有老材质的半成品,或者仓库里有用老材质半成品生产出来的成品,这属于严重不符合项,会直接导致停产、召回等严厉措施。思途CRO在协助客户处理变更时,见过不少因为想“消化”老物料而栽跟头的案例。
既然不能用,那这些原材质的半成品怎么处理呢?核心原则是:隔离、评估、报废。第一步,立即物理隔离。在获得变更许可批准的第一时间,就要把所有涉及的老材质原料、在制品(半成品)从生产区域、仓库里清出来,单独放在一个明确标识“待处理 - 变更前老材质”的区域,最好上锁管理。千万别和新物料、新半成品混在一起。第二步,进行质量评估。质量部门要牵头,根据这批半成品所处的生产阶段、其自身的稳定性数据(如果有)、以及变更的性质,评估其是否还有任何其他合法的、低风险的用途(注意:基本不可能用于任何合规的医疗器械生产了)。同时,评估不当流入市场或生产环节的风险。第三步,履行报废程序。评估结果基本就是只能报废。要走公司内部的物料报废流程,有批准,有记录。报废过程要确保物料被彻底破坏(比如粉碎、熔化等),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它不可能再被误用或流入市场。相关的批记录、报废记录都要完整保存,这是你合规处置的证据。记住,这笔报废损失,是保证产品合规、企业生存必须付出的代价,比出事后的天价罚款和声誉损失划算太多了。
拿到变更许可后,要确保整个生产体系无缝切换到新材质。这包括几个关键动作:彻底清理,确认所有老材质物料(原料、半成品、成品)都按上述流程处理干净了。更新文件,把所有的生产规程、作业指导书、物料清单(BOM)、检验规程等等文件,都更新到使用新材质的版本。培训到位,所有相关操作人员、质检人员都要重新培训,确保他们清楚知道只能用新物料,理解变更点,会操作新工艺或新参数。严格放行,生产、质检部门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变更后生产的前几批产品,甚至前几十批产品,加强过程监控和成品检验,确保完全符合变更后的技术要求。思途CRO建议,在变更实施的初期,可以考虑增加额外的检验项目或加大抽样量,确保万无一失。
医疗器械事关人命,合规是底线,没有半点含糊的余地。原材料材质变更获得许可,仅仅是你使用新材质生产销售的起点。所有在变更许可批准前,用原材质生产出来的半成品,都绝对不能继续用于生产最终产品。 强行使用,就是违法违规,就是拿患者安全和企业的前途命运在赌博。正确的做法就是当机立断,彻底隔离并报废老材质半成品,严格按照新批件组织生产。这个过程虽然会造成一些物料损失,但这是保证产品安全有效、企业合规经营的唯一正确选择。记住,在医疗器械领域,合规成本永远是最低的成本。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试验用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试验的试验药物、对照药品。试验用药品渗透到了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药物的生产、包装、运输、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们从临床试验中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