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3-09 阅读量:次
输液泵是一种通过机械或电子控制实现输液速度精确调节的医疗设备,主要用于医院、诊所等场景,帮助医护人员准确控制药物输注剂量和速度,避免因人工操作误差导致的医疗风险。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输液泵在我国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便携式输液泵及特定药物输注设备除外),其注册需遵循《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及相关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1. 监管信息
包括《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关联文件(如主文档授权信)、既往沟通记录等。产品名称需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例如“容量式输液泵”“医用输液泵”等。
2. 综述资料
- 产品描述:需明确输液泵的结构组成(如控制系统、电机驱动单元、蠕动挤压机构等)、工作原理、型号规格及适用范围。
- 禁忌症:需明确禁止使用场景,例如不可用于输血或特定药物(如胰岛素、化疗药物)的输注。
- 与同类产品的对比:需提供与已上市产品的技术差异分析,并说明其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3. 非临床资料
- 风险管理:依据YY/T 0316—2016标准,需识别与输液泵相关的风险(如流速偏差、电气安全、报警失效等),并提出控制措施。
- 技术要求:包括输液速度可调范围(如1-999 mL/h)、误差(±5%)、报警功能(如阻塞、气泡检测)等,并需通过电磁兼容性(YY9706.102、GB 9706.224—2021)及电气安全性测试。
- 软件研究:需提交软件描述文档,涵盖核心算法、网络安全(如数据加密)、版本命名规则等,并符合《医疗器械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若申报产品与《免于临床评价的医疗器械目录》中的输液泵在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性能指标上完全一致,可豁免临床试验。否则需通过等同性对比或临床试验路径完成评价:
- 等同性论证:需提供与已上市产品的对比表,包括技术参数、适用范围、禁忌症等,并证明差异不影响安全有效性。
- 临床试验:若产品新增功能(如加温模块),需按《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重点评估新增功能的临床风险与收益。
1. 产品性能验证
- 流速准确性需在极限值(如最小和最大流量)下测试,误差需符合宣称范围。
- 阻塞报警响应时间应≤1分钟,气泡检测灵敏度需达到0.1 mL。
2. 电磁兼容性(EMC)
输液泵需满足YY9706.102和GB 9706.224—2021标准,确保在电磁干扰环境下(如WIFI、蓝牙)仍能稳定运行。
3. 软件与网络安全
- 软件需定义安全性级别(通常为“重大”),并描述实时时钟、药物库、报警逻辑等核心功能。
- 若含无线通信功能(如蓝牙),需说明抗干扰措施及数据加密协议。
1. 注册单元划分
不同型号的输液泵若技术原理、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一致,可归为同一注册单元;若关键部件(如驱动电机)差异显著,则需单独申报。
2. 检测样机的代表性
同一注册单元内,检测样机需能覆盖所有型号的安全有效性。例如,若产品包含不同流速范围,需选择极限值型号进行测试。
3. 说明书与标签要求
需明确标注禁忌症、输注药物类型限制(如不可用于输血),并指导用户正确选择配套管路。
4. 延续注册与变更
注册证有效期5年,延续时需提交周期内不良事件汇总分析。若涉及结构变更(如新增无线模块),需按《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提交变更申请。
输液泵的注册需紧扣《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及2024年修订版审查指导原则,重点把控性能验证、软件合规性及临床评价路径选择。申请人应充分参考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指导文件,确保申报资料的科学性与完整性,以加速审评进程。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