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规技术咨询服务

注册备案 · 临床试验 · 体系建立辅导 · 分类界定 · 申请创新

186-0382-3910
186-0382-3910
全部服务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知识分享

谈医疗器械包装验证关键项目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7-07 阅读量:

无菌手术器械,顾名思义,手术前必须保证是无菌的。这无菌状态能维持多久,能不能安全地送到医生手里,关键就看包装给不给力了。包装验证试验,在注册资料里是硬性要求,核心就是三件事:包装不能破(完整性)、包装得够结实(强度)、还要能挡住细菌(微生物屏障),保证器械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一直无菌。那么,在研发阶段做验证,还有拿到证以后日常生产做检验,到底该测哪些东西?有没有推荐的标准?像微生物限度、剥离强度、目力检查完整性、染色法测封口密封性这些项目够不够用?日常生产又该多久测一次?是按季度来吗?咱们一个一个说清楚。

谈医疗器械包装验证关键项目(图1)

研发阶段验证项目

研发阶段的目标,是要证明你设计的包装系统确实能满足那三个核心要求:完整性、强度和微生物屏障。这个阶段做的测试要尽可能全面,为后续制定技术要求打好基础。

(1)包装完整性测试,就是要看包装有没有洞,有没有漏气的地方。光靠眼睛看(目力检查)是基础,但远远不够。很多细微的泄漏肉眼根本发现不了。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专门的检测方法。比如染色泄漏法(也叫染料渗透法),就是往包装里灌点有颜色的液体或者把包装泡进去,看颜色会不会渗进包装里面或者从封口缝里漏出来,这专门用来检查封口密封性的。还有更精密的,像真空泄漏法(把包装放真空室里看漏不漏气)、气泡法(把包装浸水里加压看冒不冒泡),这些都是检测包装整体有没有微小的孔洞或者针眼。粗大泄漏可以用内压法检测。这些方法在专门的包装测试标准里都有详细规定。

(2)包装强度测试,就是看包装材料本身结实不结实,封口处牢不牢固,整个包装能不能扛得住运输、搬运、储存这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拉扯、挤压、戳刺。常用的测试包括:剥离强度测试(测量封口处两层材料撕开需要多大的力,封口牢不牢靠)、胀破强度(给包装内部加压,看加到多大压力会破)、抗张强度(材料本身能承受多大的拉力)、抗撕裂强度(材料容不容易被撕开)、抗戳穿强度(尖锐的东西刺穿包装容不容易)。这些测试能模拟包装在实际流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机械挑战。

(3)微生物屏障性能测试,这个直接关系到无菌保持能力。目的就是要证明包装材料本身能有效阻挡细菌、霉菌这些微生物侵入。最直接的测试就是微生物挑战试验(比如按照标准要求,用特定的细菌孢子悬液去挑战包装,看能不能穿透)。微生物限度测试也是相关项目,它检查包装材料本身是不是“干净”,上面带的微生物是不是在可接受的低水平。这通常也是材料供应商需要提供的报告内容之一。

研发阶段做这些测试,推荐遵循的标准主要是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 0681《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这个系列标准。它分很多部分,详细规定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完整性、强度、微生物屏障性能的具体测试方法。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做,能确保你的测试数据科学、可靠,注册审评时也更容易被认可。光靠微生物限度、剥离强度、目力检查、染色泄漏法这几项,在研发阶段通常是不够全面的,特别是微生物屏障性能,微生物挑战试验往往是必需的。

日常生产检测要求

等你的产品辛辛苦苦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了,日常生产中的包装检测就不能像研发阶段那样“大而全”了。这时候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必须严格依据你注册时获批的产品技术要求来执行。

(1)产品技术要求里会明确规定,你这个产品出厂放行前,包装必须做哪些检测。这些项目通常是从研发阶段那些测试中挑选出来的、对保证产品质量最关键、最能反映生产过程稳定性的项目。所以,日常检测项目通常比研发验证项目要精简。

(2)哪些项目会被选入技术要求呢?这没有绝对答案,但目力检查包装完整性(检查明显的破损、污渍、变形)和染色泄漏法(检查封口密封性)因为操作相对简便、成本较低,而且能直接发现影响密封的严重问题,被很多企业纳入日常必检项目。剥离强度测试,因为能直接反映封口工艺的稳定性,也常常是日常监控的重点。微生物限度测试,如果是针对包装材料的进货检验,可能会要求供应商提供报告或者企业自己定期抽检。至于微生物挑战试验这种耗时较长、成本较高的测试,在日常生产中通常不会每批都做,但可能会在工艺验证、再验证或发生重大变更时进行。

(3)所以,日常检测项目是不是“足够”,完全取决于你的产品技术要求是怎么写的。技术要求说测哪几项,你就必须测哪几项,并且按照技术要求规定的方法去测。技术要求没要求的项目,日常生产可以不做。当然,技术要求里规定的项目,应该基于研发阶段的充分验证,确保这些关键控制点能有效保证包装性能。你可以和思途CRO这样的专业机构沟通,确保技术要求里写的日常检测项目既科学合理,又具有生产可行性。

检测频次确定原则

日常生产包装检测多久做一次?很多企业会问,是不是按季度监测就合适?其实,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频次。

(1)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相关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并没有对包装检测频次给出一个具体的、一刀切的要求(比如必须每批、每周或每季度)。

(2)核心原则是:检测频次应该基于产品自身风险进行充分评价和合理评估。无菌手术器械种类太多了,风险高低差别很大。比如,植入人体的器械和体外使用的器械,万一包装失效导致污染,后果的严重性能一样吗?显然不能。高风险的产品,包装失效后果很严重,检测频次自然应该更高,可能需要每批都检测关键项目(如封口密封性)。风险相对低的产品,频次可以适当降低。

(3)除了产品本身的风险,还要考虑生产工艺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如果包装工艺非常成熟,设备稳定,历史数据很好,那么检测频次可以评估后适当降低。反之,新工艺、新设备或者出现过问题的工艺环节,频次就应该提高。另外,原材料供应商的稳定性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4)因此,频次可以是每批、每周、每月或者每季度,关键是要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你企业自己做的风险评估报告。报告里要讲清楚:为什么定这个频次?是基于产品风险?还是工艺稳定性?历史数据如何支持这个频次是足够的?不能拍脑袋决定按季度监测。对于高风险产品,每批检测关键项目(如染色泄漏)是常见做法。频次最终怎么定,建议你们内部质量部门结合产品特性和生产实际,做好风险评价。拿不准的地方,也可以咨询省级药监部门或者像思途CRO这样的专业机构,但最终决策和责任还是在企业自身。

总结一下

无菌手术器械的包装验证,研发阶段要全面,重点验证完整性、强度和微生物屏障,推荐依据YY/T 0681系列标准进行。日常生产检测则必须严格按照获批的产品技术要求执行,项目通常比研发精简。日常检测的频次没有固定答案,核心是结合产品自身风险进行充分评价和合理评估,高风险产品检测频次要高,低风险产品可评估后降低频次,并形成有依据的风险评估报告。记住,包装是保证器械无菌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研发验证做扎实了,日常检测做到位了,才能确保患者用上安全有效的产品。

思途企业咨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你可能喜欢看: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谈谈医疗器械产品的寿命界定方法

谈医疗器械产品的寿命界定方法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中英对照版)

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中英对照版)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医疗器械文件(MDF)和医疗器械主记录(DMR)是什么?

医疗器械文件(MDF)和医疗器械主记录(DMR)是什么?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临床项目经理PM面试常见问题和回答技巧

临床项目经理PM面试常见问题和回答技巧

每年临研人才市场最为热闹的3、4月份就要来了。很多粉丝朋友都是跟着我从CRA一路走到PM的,相信也有不少人下一个职业生涯的目标也是PM这个岗位。凑巧的是,我正好在前段时间经历

医疗器械CA证书是干什么用的?医疗器械CA证书申领资料

医疗器械CA证书是干什么用的?医疗器械CA证书申领资料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国产/进口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整体流程图

国产/进口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整体流程图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分享CRA项目交接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分享CRA项目交接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监查员行业人员流动性大,这就让我们需要经常面对项目的交接工作,如何让工作交接不出问题,接任CRA后面少填坑,让后续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给大家提供以下五个要点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对照品选取原则和产品寻找途径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对照品选取原则和产品寻找途径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信息怎么查询?

医疗器械注册证信息怎么查询?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多一份参考,总有益处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

在线咨询
186-0382-3910免费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落地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北京公司
186-0382-3911

郑州公司
186-0382-3910

合肥公司
188-5696-033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