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规技术咨询服务

注册备案 · 临床试验 · 体系建立辅导 · 分类界定 · 申请创新

186-0382-3910
186-0382-3910
全部服务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知识分享

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样品何时能生产?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7-08 阅读量:

医疗器械注册,样品检验和设计验证是绕不开的坎。这直接关系到产品能不能证明它安全有效,最终能不能拿到上市通行证。很多企业为了赶时间,会想:能不能早点把样品生产出来,先送去做检验或验证,设备确认(IQ、OQ、PQ)这些步骤慢慢再补?或者,设备刚安装调试好(做完IQ、OQ),但还没最终确认它能稳定生产出合格产品(做完PQ),就先生产一批样品去送检?这个想法听起来似乎能省时间,但法规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可不是这么简单。咱们得弄明白这里面的规矩,不然费时费力生产出来的样品,最后可能白忙活。

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样品何时能生产?(图1)

搞懂法规怎么说

这事儿,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说得最明白。里面第三十二条清清楚楚写着:“检验用产品应当能够代表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生产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 

这句话看着简单,分量可不轻。它强调了两点核心:

1.样品必须能真正代表你最终要上市的产品:意思就是样品得是你按照最终确定的设计、工艺、流程,在符合要求的生产条件下做出来的东西。它不能是“试验品”或者“特殊批次”。

2.生产过程必须合规:生产这些样品的时候,整个生产过程就得满足《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了。GMP可不是摆设,它是一整套保证产品质量的体系。

更关键的是,国家药监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在官方解答里,对这条规定做了更直白的解释: “注册检验和设计验证的样品应为完成设计开发全过程后生产的成品。”*()

这个“完成设计开发全过程”是啥意思?它可不仅仅是画完图纸、写好技术文件就完了。它包括了设计转换,也就是把你的设计图纸、技术要求,真正转化成可以稳定、重复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实际制造能力。而设备的过程确认(IQ、OQ、PQ),正是设计转换里极其关键的一环,是证明你具备这种稳定生产能力的关键证据!

过程确认(IQ/OQ/PQ)为啥绕不开?

设备的过程确认,就是确保你用来生产医疗器械的机器、生产线是靠谱的,能持续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它分三步走:

安装确认(IQ):证明设备是按照要求正确安装好了,配件、文件都对。

运行确认(OQ):证明设备在空载或者模拟条件下,能按设定的参数运行,比如温度、压力、转速这些关键指标能达到要求。

性能确认:这才是最关键的!它是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用真实的物料、人员、工艺参数,连续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准的产品。PQ要证明的是,这台设备/这条生产线,在真实的操作环境下,能稳定地、重复地生产出合格品。它往往需要连续生产多个批次来验证。

回到核心问题:样品生产时机

理解了法规和过程确认的意义,答案就很清晰了:

1.在开展任何过程确认(IQ、OQ、PQ)之前生产样品用于注册检验/设计验证? 不行!

(1)理由:IQ/OQ/PQ都还没做,你怎么能证明你的生产过程是受控的、稳定的、符合GMP要求的?这时候生产出来的样品,其生产过程本身就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它很可能无法“代表”未来稳定生产的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生产过程也很难说满足了GMP的核心要求(保证持续稳定生产合格品)。法规明确要求样品是“完成设计开发全过程后生产的成品”,过程确认没完成,设计开发全过程就没算真正完成。

2.在通过IQ和OQ后,但PQ前,生产样品用于注册检验/设计验证? 通常也不行!

(1)理由:IQ和OQ只是证明了设备本身安装正确、参数能跑起来(在空载或理想条件下)。PQ才是真正考验设备/生产线在实战(实际生产)中表现如何,能不能稳定出合格品的关键步骤。没做PQ,就无法确认你的生产工艺参数设置是否真的能让设备稳定生产出合格产品。这时候生产出来的样品,其批次的稳定性、重现性是没有得到最终确认的。它可能只是碰巧这一批还行,下一批就不行了。这样的样品,同样难以充分“代表”未来稳定生产的产品,其生产过程的风险依然很高,不符合GMP追求“持续稳定生产合格品”的核心目标。

(2)特殊情况:极少数情况下,如果PQ本身就是用生产注册检验批次样品来完成的,并且PQ方案设计得足够严谨(例如连续生产3批,这3批同时用于PQ验证和注册检验),并且最终PQ成功通过了,那么这批次样品用于注册检验理论上是可以的。但这要求PQ方案和注册检验批次高度绑定且成功,风险较高,操作复杂,需要非常谨慎的策划和记录,并确保整个过程完全透明可追溯。 通常不建议主动采取这种策略。

思途CRO的建议做法

根据我们思途CRO的经验和对法规的理解,最稳妥、最合规的路径是:

1.完成设计开发全过程:包括设计转换,准备好所有的生产工艺文件(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

2.完成设备/生产线的全过程确认(IQ、OQ、PQ) :特别是PQ,必须成功完成,证明你的生产线能稳定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PQ的批次记录要完整、清晰。

3.在成功通过PQ的生产线上生产注册检验/设计验证样品:这样生产出来的样品,才真正代表了你的“常规”生产能力,其生产过程经过了完整的验证,符合GMP要求,最能满足法规对于“代表产品”和“合规生产”的双重要求。

4.保留记录:样品生产的所有记录(生产记录、检验记录、过程确认记录等)都要完整保存,这是证明你合规生产的关键证据。

简单说

想赶时间提前生产注册检验或设计验证用的样品,特别是在IQ/OQ/PQ这些关键确认步骤没做完之前就生产,风险非常大。法规的核心要求是样品必须能代表最终产品且生产过程合规。设备的过程确认(特别是PQ)是证明生产过程合规、稳定的关键环节。跳过它或者没做完就生产样品,很可能导致样品不被认可,或者在后期的体系核查中暴露出严重缺陷,最终反而耽误更多时间。老老实实按步骤走,完成设计转换(含IQ/OQ/PQ),再在生产线上生产样品,才是最省心、最保险、最合规的路子。

思途企业咨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你可能喜欢看: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谈谈医疗器械产品的寿命界定方法

谈谈医疗器械产品的寿命界定方法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中英对照版)

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中英对照版)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医疗器械文件(MDF)和医疗器械主记录(DMR)是什么?

医疗器械文件(MDF)和医疗器械主记录(DMR)是什么?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医疗器械CA证书是干什么用的?医疗器械CA证书申领资料

医疗器械CA证书是干什么用的?医疗器械CA证书申领资料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国产/进口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整体流程图

国产/进口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整体流程图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对照品选取原则和产品寻找途径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对照品选取原则和产品寻找途径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信息怎么查询?

医疗器械注册证信息怎么查询?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委托检验详细流程

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委托检验详细流程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办理流程和周期说明

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办理流程和周期说明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多一份参考,总有益处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

在线咨询
186-0382-3910免费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落地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北京公司
186-0382-3911

郑州公司
186-0382-3910

合肥公司
188-5696-033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