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3-06 阅读量:次
水胶体敷料在我国的医疗器械分类中,既有属于第二类(Ⅱ类)的情形,也有归为第三类(Ⅲ类)的情况,具体取决于产品的成分、用途及风险程度。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片状水胶体敷料若以水胶体为主材且用于慢性创面覆盖,通常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而部分不含活性成分、功能基础的产品可能被划分为第二类。以下结合国内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详细解析其分类依据及注册要求。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家药监局2017年第104号),水胶体敷料的分类编码为14-10-05,明确其作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其定义为:由水溶性高分子颗粒(如羧甲基纤维素、果胶等)与粘性物质混合制成,用于吸收创面渗出液并覆盖慢性创面的无菌敷料。然而,若产品不含活性成分(如药物、银离子等)、不宣称促进愈合或抗菌等附加功能,且仅用于体表伤口的物理覆盖,可将其划为第二类医疗器械。
第三类水胶体敷料的注册需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提交申请,流程包括:
1. 资料准备:涵盖产品技术要求、临床评价资料、风险管理报告等;
2. 临床评价:通常需通过临床试验或同品种对比分析,除非符合豁免条件;
3. 体系核查:生产场地需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检查。
第二类产品则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流程相对简化。若产品列入《免于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可豁免临床试验,仅需提供与目录产品的对比资料。例如,基础型水胶体敷贴若符合目录中的描述,无需额外临床数据。
根据《免于进行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目录》(2018年第94号),部分水胶体敷料可豁免临床试验,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1. 不含活性成分:如药物、银离子、生物制品等;
2. 适应症限制:仅用于慢性创面覆盖,不可宣称“促进愈合”“抗菌”等功效;
3. 适用范围限制:不涉及感染创面、三度烧伤或体内伤口。
若产品含新材料、新作用机理,或超出目录描述的适用范围,则需通过临床试验或同品种对比验证安全有效性。例如,宣称“抗菌”的水胶体敷料必须按第三类管理并提交临床试验数据。
水胶体敷料的生产需严格把控原材料和工艺:
1. 成分明确:需列明所有添加剂(如增粘剂、抗氧化剂)的用量及残留控制标准;
2. 性能研究:包括粘性、吸水性、透气性等,不同配方需提供配比依据;
3. 灭菌验证:若为无菌产品,需提交灭菌工艺及有效期研究资料;
4. 检测要求:多型号产品需选择典型型号检测,覆盖全注册单元的安全有效性。
1. 分类错误:部分企业误将含银离子敷料申报为二类,实际因含活性成分需按三类管理;
2. 临床豁免不符:某企业因宣称“促进上皮化”被要求补充临床试验,导致注册延迟;
3. 抽检不合格:如广东某公司因产品性能不达标主动召回,凸显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胶体敷料的分类与注册需严格遵循成分、用途及法规要求。第三类产品侧重高风险功能,需国家审批和临床验证;第二类产品则聚焦基础功能,流程相对简化。企业在申报前应充分研究《分类目录》和豁免目录,避免因适用范围或成分问题导致注册失败。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