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2-14 阅读量:次
引言:中频治疗仪作为二类医疗器械,需通过严格的注册审查方可上市。若注册失败,企业将面临产品无法合法销售、前期研发投入损失以及市场竞争力下降等多重风险。部分案例中,注册材料的反复修改甚至导致项目周期延长1-2年,直接影响企业资金链稳定。因此,剖析注册失败的核心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策略,是医疗器械企业合规化进程中的必修课。
1. 技术文档完整性不足
设计验证报告缺失关键数据,如输出电流稳定性测试未覆盖全部工作模式;软件验证未提供完整的风险分析文档,或算法逻辑描述不清晰。
2. 临床评价证据薄弱
采用同品种对比路径时,未充分证明申报产品与对比器械的技术等效性;临床试验样本量不足或随访周期未达到《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要求。
3. 质量管理体系缺陷
生产现场检查发现关键工序无过程验证记录,或灭菌过程未建立可追溯的批号管理系统。
4. 注册材料形式错误
产品技术要求中性能指标表述与检测报告数据不对应,或生物相容性报告未使用现行GB/T 16886标准。
5. 产品技术要求不达标
输出频率误差超过±10%的法定限值,或安全指标未通过YY 0607-2015规定的抗电强度测试。
某企业申报的中频电疗仪因软件问题被驳回:
1、注册审查发现其软件版本号与检测报告记录不一致
2、未提交软件网络安全架构图及数据加密方案
3、算法变更未按照《医疗器械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进行回归测试
整改后通过补充软件更新控制流程文档,并重新进行全功能测试,最终获得注册证。
1. 技术文档优化
建立文档矩阵对照表,逐条核对《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引入第三方技术审评机构进行预审核。
2. 临床评价强化
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时,需确保各中心采用统一评价量表;若使用真实世界数据,应符合《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
3. 质量体系改进
实施ISO 13485体系认证,重点完善设计变更控制程序与灭菌过程确认文件。
4. 注册材料规范化
组建专业注册团队,使用药监局电子申报系统模板编写资料,确保术语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完全一致。
5. 技术指标合规化
在研发阶段即参照最新行业标准(如YY 0890-2023)设计产品参数,预留10%-15%的安全冗余。
1、注册启动前6个月组建跨部门工作组,涵盖法规、研发、临床、质量管理人员
2、采用QbD(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在研发初期嵌入注册合规要求
3、定期参加药监局器审中心举办的专题培训,跟踪审评标准动态
4、建立注册风险清单,对软件验证、生物安全性评价等高风险项实施分级管控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中,二类器械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安全性、有效性的器械。中频治疗仪因直接作用于人体且能量输出超过安全阈值,被划为二类管理。注册申报需通过产品检测、体系核查、技术审评三重关卡,其中临床评价数据必须明确证明产品风险收益比合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强调了对软件组件的审查要求,企业需特别关注嵌入式软件的安全性验证。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脱落是每个临床试验中都会出现并且也最让人头痛的现象。但是是什么原因引起脱落而我们怎么才能减少脱落呢?那么我们来谈一下,项目中常见的脱落问题,希望能为各位项目人员提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无论是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总是尽可能的考虑到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的因素,并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建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尽量避免及减少在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美消费也进入了爆发式的发展期。国家药监局将医疗美容产品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围,陆续提出了相关的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加强医疗美容医
医疗器械注册作为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注册申报工作也相对变得复杂。对于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流程是怎样,本文从产品定型到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全流程解析,
一类医疗器械注册的说法,并不对。依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属于备案制,因此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的说法更为精准。众所周知,国家严格管控医疗器械产品分类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