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7-25 阅读量:次
可调弯鞘,听着名字就挺形象的,它主要就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可调弯鞘管和一个扩张器。它的本职工作就是在心脏的血管和腔室里面,或者在外周的血管(比如腿上的、手上的血管)里面,给其他手术器械“开路”,建立一条进去的通道。比如说,医生要做个心脏手术,需要放个导管或者支架进去,就可以先用这个可调弯鞘建立好通路,再把需要的器械通过它送进去。不过呢,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它不能用来经过心脏的房间隔(就是左右心房之间的那堵“墙”)把各种心血管导管插到左边的那些心脏腔室里去。这个限制很重要,后面分类的时候会涉及到。这东西在医院里,特别是在做心血管介入手术、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的时候,挺常见的,属于耗材类的东西,用一次就扔了 。
拆开来看,可调弯鞘管是主角。它的远端(就是放进身体里的那头)设计得很巧妙,可以调节弯曲的角度,范围通常在0度到160度之间。你想啊,血管在身体里是弯弯曲曲的,有了这个能“拐弯”的功能,医生操作起来就更灵活、更容易把鞘管送到准确的位置。为了看清楚位置,它的末端往往还带有显影环(比如用钽做的),这样在X光下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手柄部分呢,常见的结构是硅胶密封阀式的,有的是卡扣式,有的是旋扣式,也有的是鲁尔锁定接头式的,主要就是为了密封和方便连接其他器械 。
那个扩张器呢,像是个“先锋官”。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穿刺皮肤和血管后,把穿刺点“撑大”一点点,给后面粗一点的鞘管顺利进入血管打好基础,减少损伤 。
整个产品一般都是用高分子材料做的,比如鞘管外层可能是PA12(尼龙的一种),内层为了光滑减少摩擦常用PTFE(聚四氟乙烯,就是特氟龙)。生产出来之后,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然后包装好。有效期通常是3年(36个月),打开包装后就得一次性用完 。
好了,重点来了,这玩意儿到底归哪类管?医疗器械分类可不是随便分的,国家有专门的规则和目录,主要看这东西的风险程度。风险高的管得严,风险低的相对松一点。
查最新的官方文件,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4年第一次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结果汇总》里面,专门有一条(第(七)项)说的就是咱们讨论的这个“可调弯鞘”。文件里写得非常明确:
(1)产品描述:由可调弯鞘管(高分子材料制成,末端有亲水涂层)和扩张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制成)组成,一次性无菌使用。
(2)预期用途:用于在心脏血管和腔室、外周血管中为器械导入建立通路。不用于经房间隔将各种心血管导管插入左侧心脏。
(3)分类结论: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4)分类编码:03-13 。
这个03-13分类编码对应的是《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里的“03 无源手术器械”下面的“13 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心血管介入器械”类别。这个目录和分类界定结果是咱们判断产品类别最权威的依据。
你可能在网上搜资料或者看一些老的招标公告、产品说明书时,会发现有些地方提到“导管鞘”或者类似产品可能属于三类。这里要特别注意:
1.描述差异:有些提到的可能是更基础、功能更简单的导管鞘,或者包含了其他功能(如提到的可调弯导管鞘组件含电极、尾线用于三维标测系统,用途更复杂风险更高,就被分到了07类)。咱们讨论的这个产品,用途限定得很清楚(建立通路,不用于经房间隔进入左心),结构描述(可调弯鞘管+扩张器)也完全对应上了分类界定结果里的描述 。
2.法规时效性:医疗器械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产品技术发展和对风险认知的深入,分类界定结果会更新。《2024年第一次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结果汇总》是最新的官方文件,对于符合其描述的产品具有明确的指导效力,优先级高于过去的其他信息或个别文件。也就是说,按最新的官方界定,题目描述的这款可调弯鞘,就是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 。
既然明确了是二类医疗器械,那生产、经营和使用这个可调弯鞘,就得遵守二类医疗器械的相关法规要求了:
(1)生产环节: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针对二类),同时产品上市前需要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申请注册时要提交一大堆资料,证明产品安全有效,包括产品技术要求、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可能通过同品种对比或临床试验)、风险管理报告、生产制造信息、说明书标签样稿等等。生产过程要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2)经营环节:经营企业需要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拿到备案凭证后才能卖这个产品。备案虽然比许可(三类需要)简单,但也需要满足基本的经营条件和质量管理要求。
(3)使用环节:医疗机构采购时,通常需要查验供应商的经营资质(备案凭证)和产品的注册证。使用时,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一次性使用,并做好相关记录。
(4)监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对生产和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他们持续符合要求。产品上市后也要进行不良事件监测。
咱们回头捋一捋。可调弯鞘,就是那个由可调弯鞘管和扩张器组成,用来在心脏血管、腔室或者外周血管里给其他手术器械开路的工具,而且特别说明不能用来经过房间隔往左心插管。这东西,根据国家药监局官方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一次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结果汇总》(第(七)项)白纸黑字的规定,明确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分类编码是03-13。这个结论是基于产品具体的结构和明确的用途限制做出的最新权威判断。所以,厂家生产它、商家卖它、医院用它,都得按照二类医疗器械的那些规矩来,该拿证的拿证,该备案的备案,该按规范操作的按规范操作。这事儿就这么清楚明白了 。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