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规技术咨询服务

注册备案 · 临床试验 · 体系建立辅导 · 分类界定 · 申请创新

186-0382-3910
186-0382-3910
全部服务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知识分享

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与管理要求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2-24 阅读量:

一、医疗器械的分类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我国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这种分类主要基于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

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与管理要求(图1)

1. 第一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基础外科用刀(如手术刀柄和刀片、皮片刀、疣体剥离刀等)。

2. 第二类医疗器械: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体温计、血压计、磁疗器具、家庭用血糖分析仪及试纸等。

3. 第三类医疗器械: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等。

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范围及条件

1.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从事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需向地级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生产备案,产品需先取得备案凭证。

2. 第二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需向省药监管理部门申请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需取得注册证。

3. 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需向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需取得注册证。

三、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目录

1. 第一类医疗器械:

- 基础外科用刀(如手术刀柄和刀片、皮片刀、疣体剥离刀等)

- 体温计、血压计

- 磁疗器具

- 家庭用血糖分析仪及试纸

- 医用小型制氧机、手提式氧气发生器

- 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

- 避孕套、避孕帽等。

2. 第二类医疗器械:

- 手术器械(如注射穿刺器、手术器械)

- 医疗器械电子仪器设备(如医用电子仪器设备、医用光学仪器及内窥镜设备)

- 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如磁疗器具、物理治疗仪)

- 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如避孕套、避孕帽)

- 临床检验分析仪器(如临床检验仪器,体外诊断试剂)

- 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如手术室设备、急救室设备)

-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如医用卫生材料)

- 医用化验和基础设备(如化验和基础设备)

- 人工器官植入材料和人工假体

- 手术器械

- 救护车设备

- 诊疗器械

- 口腔科设备

- 医疗消毒设备

- 医疗保健器具

- 特殊用途化妆品

- 其他类别(如口腔科设备)。

3. 第三类医疗器械:

-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

-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 一次性使用输血器

- 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

-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

-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 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

- 一次性使用采血器

- 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

- 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

四、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

1. 第一类医疗器械:

- 管理相对宽松,只需进行备案管理。

- 生产企业需提交产品风险分析资料、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检验报告等资料进行备案。

- 经营活动无需许可或备案,只需营业执照即可。

2. 第二类医疗器械:

- 需要严格控制管理,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 生产企业需提交产品风险分析资料、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等资料进行注册。

- 经营企业需持有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3. 第三类医疗器械:

- 风险较高,需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

- 生产企业需提交产品风险分析资料、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等资料进行注册,并需进行临床试验

- 经营企业需办理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五、临床试验与注册流程

1. 临床试验:

- 第三类医疗器械在注册前需进行临床试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临床试验需由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并提交临床试验报告。

2. 注册流程:

-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管理,生产企业需向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

- 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注册管理,生产企业需向省级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六、法律责任与监管

1. 法律责任:

- 医疗器械注册人或备案人需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负责,确保其在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生产和经营未取得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将面临行政处罚。

2. 监管措施: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地方分支机构负责对医疗器械的注册和备案进行审批和监督。

- 生产和经营企业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七、总结

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是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措施。通过明确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求和注册流程,可以有效保障公众健康和医疗安全。作为专业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专家,了解并掌握这些分类和管理要求对于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和个人至关重要。

思途企业咨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多一份参考,总有益处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

在线咨询
186-0382-3910免费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落地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北京公司
186-0382-3911

郑州公司
186-0382-3910

合肥公司
188-5696-033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