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8-06 阅读量:次
本文来详细解答一个问题:【若医疗器械产品获批后,产品组件由外购变自己生产,需要注册变更吗?】这个问题在医疗器械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常见。企业出于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性或者质量把控等考虑,可能会计划将原本需要外购的某个零部件或关键原材料,改为由自己的工厂生产。这听起来像是生产环节的内部调整,但在法规监管层面,这种改变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可能会影响到产品的注册状态。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个流程和法规要求说清楚。
判断是否需要注册变更,最核心的依据是国家的《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该办法第七十九条明确规定,已注册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其设计、原材料、生产工艺、适用范围、使用方法等发生实质性变化,可能影响该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注册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更具体地说,《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六章第四十九条(通常被整合在现行的《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框架和要求下)指出: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件载明的内容发生变化,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结构及组成、适用范围、产品技术要求等发生变化的,注册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许可事项变更。
(1)“结构及组成”是重点:你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件上,会详细列明产品的结构组成,包括各个部件、组件、原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供应商信息(如果是外购件)等。当某个原本注明是“外购”的组件,现在改成了“自制”,这直接改变了“结构及组成”项下的信息(供应商来源、生产方式)。
(2)可能影响安全有效:即使是同一个组件,外购和自制也意味着不同的生产环境、工艺控制、质量标准、供应链管理。自制过程引入了新的变量(如原材料采购、内部生产工艺、人员操作、质量控制标准等),这些变化有可能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安全性、有效性产生影响。
因此,根据以上核心法规条款,当产品获批后,某个组件由外购改为自己生产时,这属于注册证及其附件载明内容(特别是“结构及组成”)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有效,企业通常需要向原注册部门申请“许可事项变更”(即变更注册)。
看到这里,你可能心里有数了。但实际操作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从外购变自制就一定得变更”或者“感觉影响不大就不用变更”。这中间需要一个严谨的内部评估和决策过程。
(1)对照注册证附件:仔细核对拟变更的组件是否明确列在了你的注册证附件“结构及组成”表中,并且标注了供应商信息。如果是,那变更供应商(从外部供应商变为你自己的工厂)基本就坐实了需要变更注册。
(2)全面风险评估: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你需要系统性地评估这个组件由外购变自制带来的所有潜在影响:
a.原材料变化:自制所用的原材料是否与外购件完全一致?规格、纯度、供应商是否相同?原材料本身的质量控制如何?
b.生产工艺变化:自制需要哪些新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环境控制?这些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如何验证?与外购件供应商的生产工艺有何异同?
c.质量控制变化:自制组件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放行标准如何设定?是否等同于或优于原外购件的标准?检验能力是否具备?
d.最终产品影响:这个组件的改变,会影响到最终医疗器械的哪些关键性能指标?安全性指标?有效期?需要进行哪些验证或确认(如性能测试、生物相容性评价、灭菌验证、稳定性研究等)才能证明变更后产品依然安全有效?
(1)在完成内部初步评估后,强烈建议企业不要自行做最终决定,而是准备好评估资料,主动联系负责该产品注册审评的药监部门(通常是省级或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2)向审评老师详细说明变更的具体情况(哪个组件、为什么改自制、自制方案、初步评估结论等),并征求监管部门的明确意见:是否需要走变更注册?需要提交哪些具体的研究和验证资料?
(3)这种沟通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企业因理解偏差而做出错误决策(该变更不变更,或者提交的资料不充分)。
如果经过内部评估和/或与监管部门沟通,确认需要进行变更注册,那么就需要启动正式的注册变更程序:
(1)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准备完整的变更注册申请资料包。
(2)核心资料包括:
a.变更申请文件(说明变更内容、原因等)。
b.变更对产品安全有效性影响的详细说明(基于之前的评估)。
c.证明变更后产品安全有效的研究资料和验证报告(这是重中之重!包括组件自制工艺验证报告、自制组件质量标准和检验报告、自制组件与最终产品性能/安全性的关联验证数据、生物相容性评价(如适用)、灭菌验证(如适用)、稳定性研究(如适用)等)。
d.更新后的产品技术要求(若组件变更影响到技术要求)。
e.更新后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样稿(若涉及)。
f.与变更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新增的采购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检验规程等)。
g.注意:注册检验(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由具有资质的省级及以上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报告,不强制要求与首次注册时的检验机构一致。
(1)药监部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技术审评,可能会提出补充资料的要求。
(2)审评人员会重点审查你提交的研究验证资料是否充分、科学地证明了变更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1)如果审评通过,药监部门会批准变更,并核发变更后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注册变更文件)及其附件。附件中会更新组件的来源信息(由外购XX公司变更为自制)。
(1)至关重要的一点:只有在获得变更批准后,企业才能按照“自制组件”的方式正式生产并销售该医疗器械产品。 在此之前,依据原注册证生产的产品(包含外购组件)可以继续销售,但新增的自制组件产品必须等待变更批准。
如果医疗器械产品获批后,计划将某个产品组件由外购改为自己生产,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进行注册变更(许可事项变更)的。因为这种改变直接触及了注册证及其附件载明的核心信息——“结构及组成”,并且自制过程引入了新的生产变量,可能对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产生影响。企业不能仅凭主观判断影响大小就决定不变更,必须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严谨的内部风险评估,并强烈建议与监管部门进行预先沟通。如果确认需要变更,则必须完成必要的研究验证工作,正式提交变更注册申请,在获得批准后才能实施自制组件的生产销售。核心法规依据明确:如果涉及注册证及其附件载明内容,应进行变更注册。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临床试验从筛选到立项、启动、入组和中心关闭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关闭中心?关闭中心需要做哪些事情?从哪里着手?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临床试验关中心阶段的那
成人用品大多属于二类医疗器械,在网络销售成为情趣用品销售主要渠道的今天,除了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之外,在网上销售情趣用品还要办理什么证吗?"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化妆品分为国产和进口、又分为非特殊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备案的费用和周期各不相同,具体各类化妆品备案多少钱?周期要多久?看完就懂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大家在项目中,是否遇到过ICF更新的情况?在ICF更新后,已由受试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是否需要重新签署呢?又有哪些情形不需要重新签署呢?本期我们继续跟大家分享知情同意书实
消字号”产品指的是消毒产品,主要用于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是卫生部为提高公共卫生质量而批准的一类产品。由省一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是经过卫生部门批准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