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临床SSU工作内容和具体工作流程
SSU是Study Start Up的缩写,从最初的项目准备,到启动访视(Site Initiation Visit)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对整个临床研究项目的启动非常关键。负责这个关键阶段工作的部门人员,就叫做SS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8-01 阅读量:次
老化试验是干嘛的?咱们平时买电子产品,新机到手是不是都得先充充电、跑跑分试试?医疗器械里的有源设备(就是那些需要插电或者用电池才能工作的设备,比如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啥的)也一样。老化试验呢,简单说就像是给设备做的一个“高强度体检”。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看设备功能正不正常(那是出厂检验该干的活儿),而是专门用来“揪出”那些潜在的、隐藏比较深的毛病。 你想啊,有些元器件或者焊接点啥的,可能刚出厂时测着好好的,但用着用着,可能用个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问题才暴露出来。这种潜在缺陷,要是等到了医院用在病人身上才暴露,那问题可就大了!所以,老化试验就是为了在出厂前,通过模拟设备实际工作状态(或者更严苛一点的状态),让这些“早衰”的毛病提前现原形,把它们筛掉。
好,回到核心问题:是不是每一台有源设备在出厂前,都必须经过这个“高强度体检”——老化试验呢?
答案是:不一定!没有法规强制要求必须对每一台产品都做老化试验。
这事儿啊,真不是“一刀切”的硬性规定。关键得看制造商自己是怎么评估和控制的。
1.成本和时间考虑:老化试验通常需要让设备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几小时到几十小时甚至更长)。如果每台都做,那生产成本(电费、场地占用、人力)和时间成本(生产周期拉长)会非常高。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这不太现实。
2.可靠性设计的保证:如果制造商对自己的产品设计、元器件选型、生产工艺非常有信心,通过严格的设计评审、元器件质量控制、过程检验和最终出厂检验(测试基本安全性能和功能性能),已经能有效控制风险,保证产品的初始可靠性,那么可能就不需要对每一台都进行老化。
3.基于风险的管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是核心。制造商需要评估:哪些潜在缺陷是致命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发生了后果有多严重?如果评估下来,通过其他质量控制手段(比如批次抽样老化、关键元器件的老化筛选、严格的生产过程监控)已经能把这些高风险点控制住,那就不必每台都做。
1.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不稳定:比如新产品刚上线,或者生产工艺发生了重大变更,这时候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可能会对初期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进行老化试验,以积累数据,确认稳定性。
2.极高风险产品:对于一些植入式或者生命支持类的有源设备,一旦失效后果极其严重,制造商为了追求最高的可靠性保证,可能会在风险控制措施中规定每台都做老化。
3.特定客户要求:有时大客户或特定市场可能有额外的要求。
总结一下这个点:做不做老化试验,做多少台(是每台做、抽样做还是只对关键部件做),这属于制造商产品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范畴。制造商需要根据自己产品的具体情况,经过充分的分析、验证和评价后,做出合理的决定,并形成文件化的规定。这个决定得有依据,能说得通,能经得起监管机构的检查。
如果制造商经过评估,决定要对产品(无论是每台还是抽样)进行老化试验,那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是:这试验具体怎么操作?时间多长?要设置什么条件(温度?湿度?电压?)?
答案是:目前没有针对有源医疗器械老化试验的、统一的、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规定具体的时间和条件。
1.产品太复杂、太个性化了:有源医疗器械种类繁多,从简单的电子体温计到复杂的MRI、手术机器人,功能、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的元器件、预期的工作环境都天差地别。很难用一套固定的时间温度参数去套所有产品。让监护仪和超声刀在同样的温度下老化同样的时间?这显然不合理。
2.目的不同:老化试验的目的主要是剔除早期故障(潜在缺陷)。这个“早期”多久算早期?不同设计、不同元器件、不同工艺水平的产品,其潜在缺陷的“潜伏期”是不一样的。有些可能几个小时就暴露,有些可能得几十小时。
3.基于评价和验证:具体的老化试验方案(包括时间、条件),同样需要制造商根据产品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经过充分评价后确定。
1.参考经验数据:参考同类产品、类似设计的行业经验或企业自身的经验数据。
2.分析潜在失效模式:仔细分析产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失效模式(比如某个电容在高温下容易提前失效,某个焊点在温度循环下容易开裂)。针对这些特定的失效模式来设计老化条件(如提高温度、进行温度循环、施加最大工作电压等)。
3.参考元器件规格:关键元器件(如电解电容、功率器件)的规格书上通常会提供寿命估算或老化参考条件。
4.模拟实际或加速:
(1)常温老化(Burn-in):在设备额定工作环境温度下(比如25°C),让其连续满载或接近满载工作一定时间(比如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甚至更长)。这是最常见的模拟实际工作的方式。
(2)加速老化(Accelerated Burn-in):为了缩短老化时间,有时会采用更严苛的条件,比如提高环境温度(比如40°C, 50°C甚至更高),或者施加更高的电压(在安全范围内)。但这需要非常小心,必须确保这种加速不会引入新的、非预期的失效模式(比如把好元件也烧坏了),并且要能评估加速因子,知道加速了多少。加速老化通常需要更专业的评估。
5.验证有效性:制造商需要验证其设定的老化时间、条件是否真的有效。比如,通过老化前后性能测试对比、统计老化过程中发现故障的数量和类型,来证明这个老化方案确实能有效筛除目标潜在缺陷。如果老化了100台,一台问题都没发现,那可能说明时间不够或者条件不够严苛;反之,如果故障率太高,也可能需要优化设计或调整老化方案。
6.参考通用标准思路(非强制):虽然没专门的行标,但像GB/T 34986-2017/IEC 62506《产品加速试验方法指南》这类标准提供了一些加速试验的通用原则和方法论,可以参考其思路来设计加速老化方案。 但切记,这仅仅是参考,不能生搬硬套。
再强调一下关键点:老化试验的具体时间和条件(温度、湿度、电压、工作模式、持续时间等),是制造商根据其产品的具体设计、所用元器件、生产工艺、历史经验以及风险管理的要求,经过充分的论证、测试和验证后自行确定的。这个方案应该是合理的、有依据的、成文的,并且要能有效服务于剔除早期故障这个核心目标。
聊了这么多,咱们最后再清晰地捋一遍:
1.目的明确:有源设备老化试验主要用于排除产品存在的潜在缺陷,目标是提高出厂产品的可靠性,降低早期故障率。
2.非强制每台:没有法规强制要求必须对每一台有源医疗器械都进行出厂前的老化试验。
3.基于风险与质量控制:是否开展老化试验,老化试验的方法(包括是每台做还是抽样做)、时长、具体条件(温度、湿度等),这些关键决策应由制造商根据其产品质量控制的策略和风险管理的要求,经过充分的分析、验证和评价后确定。这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原则。制造商需要证明其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无统一参数:目前没有统一的、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规定有源医疗器械老化试验的具体时间长度和试验条件。这些参数需要制造商基于产品特性和风险评估自行定义和验证。
5.区分老化与效期验证:务必分清老化试验(剔除早期故障)和产品有效期/使用期限验证(确定产品能安全有效使用多少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的和方法都不同。
所以,有源设备老化试验主要用于排除产品存在的潜在缺陷,是否开展老化试验,老化试验的方法、时长应由制造商根据产品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经过充分评价后确定。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概括了法规和行业实践的精髓。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务必做好充分的分析、验证和文件化工作,确保老化策略(做不做、怎么做)科学、合理、有效,经得起推敲。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SSU是Study Start Up的缩写,从最初的项目准备,到启动访视(Site Initiation Visit)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对整个临床研究项目的启动非常关键。负责这个关键阶段工作的部门人员,就叫做SS
在临床试验中,无论是监查员、质控人员或者项目管理人员到研究中心查看项目资料的时候,总会多多少少发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大家都比较熟知,但处理手法五花八门的。处理
临床试验从筛选到立项、启动、入组和中心关闭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关闭中心?关闭中心需要做哪些事情?从哪里着手?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临床试验关中心阶段的那
成人用品大多属于二类医疗器械,在网络销售成为情趣用品销售主要渠道的今天,除了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之外,在网上销售情趣用品还要办理什么证吗?"
大家在项目中,是否遇到过ICF更新的情况?在ICF更新后,已由受试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是否需要重新签署呢?又有哪些情形不需要重新签署呢?本期我们继续跟大家分享知情同意书实
化妆品分为国产和进口、又分为非特殊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备案的费用和周期各不相同,具体各类化妆品备案多少钱?周期要多久?看完就懂了......
入行CRA的硬性条件有哪些?最近又想来聊这个话题,是可能又到了大家开始找实习的时候??这一类的问题又多了起来。特别是有些同学吧,上来就说自己想入行能不能推荐的,我真的
消字号”产品指的是消毒产品,主要用于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是卫生部为提高公共卫生质量而批准的一类产品。由省一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是经过卫生部门批准
医疗器械广告语不规范是常见违规事项,如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本文为您介绍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流程和要求,帮助大家提前规划广告,避免踩坑。文末附上河南省医疗器械广告审查
我们都清楚,如果要想生产医疗器械产品需要有医疗器械注册证,如果是第一类的医疗器械的话,只需要有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即可,那么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申请麻烦不麻烦,如果代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