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伦理审查、遗传办和合同审查申请流程
前面文章介绍过复肿的SSU立项流程,立项通过以后就可以进行下面三步了,分别是:伦理审查申请,遗传办申请(如需),合同审查申请。在复肿的伊柯夫网站上,立项通过后,这三步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7-26 阅读量:次
干医疗器械注册这行的朋友,特别是做体外诊断试剂(IVD)的,肯定都打过交道——“分类界定”。简单说,这就是国家药监局(NMPA)根据你产品的风险程度(比如是不是用在关键诊断、是不是侵入性的、技术新不新等等),给它定个“身份”:是一类(风险最低,备案管理)、二类(中等风险,省局注册管理)还是三类(高风险,国家局注册管理)。拿到这个“身份证明”(分类界定结果),你才知道后续该走备案还是注册的路子,准备啥材料。但问题来了,产品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免不了会有调整变化。这时候大家就犯嘀咕了:我这产品之前已经拿到分类界定了,现在有变化,是直接在原来的基础上改改(申请变更)呢?还是说这个变化太大,得把之前的“身份证明”推倒重来,重新去定一次“身份”(重新申请分类界定)?今天咱们就把这个“变”与“不变”的界限说明白。
这里要敲黑板了!分类界定结果本身,不是一个可以单独“申请变更”的东西。它是对你特定时期、特定状态下产品风险属性的一个判定结论。这就好比,一个人成年时办了身份证,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性别这些身份核心信息,是不能因为你后来搬家、换工作就“变更”的,它们是固定的。产品的预期用途、基本技术原理,就相当于它的“身份核心信息”。
(1)比方说,你之前的产品是用免疫层析法测个普通炎症指标(可能是二类),现在研发升级了,改成用基因测序技术来测肿瘤相关突变(这技术原理、风险都大幅提升)。这就像是“人”的本质属性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的“身份证明”(分类界定结果)显然不适用了。这时候,你就需要重新申请分类界定,让药监局根据产品的新“身份”重新判定它该归为几类。
(2)再比如,你产品的预期用途从辅助诊断某个普通疾病,变成了用于伴随诊断指导肿瘤靶向用药(这临床意义和风险等级完全不同)。这也是核心“身份”的重大改变,也需要重新申请分类界定。
(3)网上很多讨论也提到,如果产品变化涉及到了《体外诊断试剂分类规则》或者《6840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里提到的那些决定类别的关键因素(比如检测物是不是麻醉/精神/毒性药品、是不是用于血源筛查等),那基本就意味着类别可能变动,必须重新界定。
分类界定结果本身不能变,但基于这个结果拿到的“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上面记载的很多具体信息,是可以在产品本身风险可控范围内进行调整的。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注册变更”或“备案变更”。
(1)这主要是改“户口本”上的联系信息,不改产品本身。比如:公司名字改了、注册地址换了、境内生产地址挪地方了(注意:生产地址变更要先搞定生产许可证变更)、或者国内代理人的信息变了。
(2)这类变更,只要资料齐全、符合要求,药监局一般10个工作日内就能给你发个《医疗器械注册变更文件》,效率挺高的。它相当于在你原来的“身份证”上贴了个更正说明,不改变产品的类别和核心性能。
(1)这类变更就涉及到产品本身的一些具体内容了,但前提是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产品的核心“身份”(类别)和基本安全性、有效性。常见的能申请变更的情况包括:
a.产品名字微调(但检测物和预期用途没变)。
b.包装规格变了(比如以前10人份/盒,现在出25人份/盒)。
c.产品说明书或技术要求里一些不影响性能判断的文字描述优化。
d.主要原材料(抗原、抗体)的供应商换了(需要证明换完后性能一致)。
e.测条件微调(比如温育时间从30分钟调到35分钟)。
f.阳性判断值或参考区间调整(但这个调整不能带来新的、重大的临床诊断意义)。
g.产品储存条件或有效期延长了(需要稳定性数据支持)。
h.增加适用机型(新机器上也能用,需验证)。
i.增加包装规格或适用机型通常需要提供相应的分析性能评估报告。
(2)重点来了:申请这类变更,你需要向药监局提交详细的变更理由、研究资料(证明变更不影响安全有效)、风险分析、必要时还需要临床评价资料(比如和变更前的产品或者同类已上市产品做对比)。药监局的技术审评机构会重点评估你变化的部分,看它会不会对产品产生不利影响。批了之后,你会拿到一个《医疗器械注册变更文件》,它和你的原注册证一起用,有效期和原证一样。你自己要根据批件修改产品技术要求、说明书和标签。
1.先判断变更类型:对照上面说的,看看你的变化属于登记事项、许可事项,还是根本性的“身份”改变(需要重新分类界定)?这一步最关键!
2.启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不管哪种变更,都要按公司内部的变更控制程序走,做好记录。这是法规的基本要求。
3.准备申请资料:
(1)登记事项变更:相对简单,主要是证明文件(如工商变更证明、生产许可变更证明等)和申请表。
(2)许可事项变更:复杂多了。核心是参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比如2021年第122号公告的附件6)里关于变更注册的具体要求。通常需要:
a.变更情况声明及说明(为啥变?变了啥?)。
b.证明变更不影响产品安全有效的研究资料(分析性能评估、稳定性研究等)。
c.风险分析资料。
d.必要时,临床评价资料。
e.修订后的产品技术要求、说明书、标签样稿。
f.符合性声明等。
4.提交申请:根据产品类别(一类备案在地方市局、二类注册在省局、三类在国家局),向相应的原注册/备案部门提交申请。
5.药监局处理:
a.登记事项变更:资料合格,一般10个工作日内搞定。
b.许可事项变更:进入技术审评流程,时间较长,审评机构会仔细评估你提交的资料,特别是变化部分的影响。
6.获得批件/更新备案信息:批了就拿变更文件,自己更新技术文档;备案变更则是药监局网上更新信息。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分类界定结果能否变更,核心就一句话:分类界定结果(产品类别)本身不能直接申请变更,它是对产品特定状态风险等级的“身份”认定。当产品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预期用途、技术原理等核心“身份”特征变化),可能影响其风险等级时,企业必须重新申请分类界定。而对于已基于原分类取得注册证/备案凭证的产品,若发生不改变类别且风险可控的具体事项变化(如名称、包装规格、供应商、说明书文字、检测条件微调等),则可以按法规要求申请注册变更(分登记事项和许可事项)或备案变更。登记事项变更快,改的是“户口信息”;许可事项变更审评严,改的是产品具体细节但保证安全有效。整个变更过程必须严格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及相关指导原则准备和提交资料。记住这个关键点:已经出具分类界定结果的产品,如果产品的预期用途、技术原理等发生重大变化或有其他注册/备案需求,企业需重新申请分类界定。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更清晰地把准方向!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前面文章介绍过复肿的SSU立项流程,立项通过以后就可以进行下面三步了,分别是:伦理审查申请,遗传办申请(如需),合同审查申请。在复肿的伊柯夫网站上,立项通过后,这三步
初次申请消字号备案,总会遇到磕磕绊绊的问题,常见的有申请流程、申请资料、申请周期等问题,本文将对申请消字号产品流程及费用简单概述,对即将进入消毒产品行业的企业做一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NIOSH认证的申请步骤:制造商先建立完整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制造商生产样品送检Nelson获取预检测报告、向NIOSH申请三位数的制造商编码并对制造商资质进行评估、制造商准备申请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在作用目的上,它是一种防病的产品,而不是
任何国家医疗器械产品出口澳大利亚,需经历TGA注册,以下是关于澳大利亚医疗器械注册知识点,简单了解一下,文中大致概括了注册全流程,未标明细节,如有产品需要澳大利亚注册
MDR 2017/745号法规附录VIII中详定了22条分类规则。根据器械的预期用途和其固有风险,医疗器械应分为:I、IIa、IIb和III类。"
消字号即消毒产品批准字号,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7号,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九的规定,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
经常有朋友问什么产品无需进行临床试验?小编就在这简单的说一下关于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的免临床和临床评价。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或者漏缺的,麻烦大家多多留言共同探讨!"
昨天,同事在临床试验机构备案服务投标时,有医疗机构要求必须4个月内完成备案,在了解到医疗机构研究者缺乏项目经验,属于零工作基础且对备案时限有明确要求情况下,未进行投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