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对照品选取原则和产品寻找途径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8-15 阅读量:次
我们搞了一款医疗器械,它用多普勒超声探头(听血管声音) 和 充气袖带(绑胳膊腿加压) 配合起来测量血压,还能算踝臂指数(ABI)。现在要准备注册申报材料了。我们知道国家药监局出了两个相关的指导原则:一个是《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检测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那份),另一个是新修订的《电子血压计(示波法)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4年那份)。问题是:我们这设备工作原理跟它们不太一样(它们主要是用示波法测血压或者测脉搏波速度),那我们写注册材料时,到底还要不要参考这两个文件? 参考的话,重点看啥?
要参考!强烈建议参考! 别看咱这设备是用多普勒超声+袖带,跟指导原则里举例的示波法或脉搏波速度法原理不同,但你干的事儿本质上是一样的啊——都是要测出人的血压数值(不管是胳膊上的还是脚踝上的),然后计算ABI指数(脚踝血压除以胳膊血压)。审评老师最关心什么?是你这设备测出来的血压准不准?算出来的ABI指数靠不靠谱?能不能帮医生判断血管堵没堵?这些核心问题,不管你是用啥原理实现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那两个指导原则,特别是里面讲怎么证明你设备安全有效、临床靠谱的部分,是药监局审评专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把他们对这类产品的共同关注点和要求都写明白了。你不参考,自己闷头写,很可能漏掉关键内容,或者写的方向不对审评老师的胃口,到时候让你补资料甚至退审,那才叫耽误事。所以,甭管原理差多少,只要功能是测血压和ABI,这两个指导原则就是重要的“参考答案”,必须看!
参考的重点在哪?重中之重是看它们里面讲“临床评价”和“性能研究”的部分! 具体来说:
1、临床有效性怎么验证?(这是最最关键的!)指导原则里会详细说:
(1)血压准确性验证: 虽然你是超声原理,但测血压准不准的评价方法、统计要求、对比的金标准(比如水银血压计+听诊器),跟示波法本质是相通的。参考它里面规定的受试者数量、人群选择(高血压、低血压、正常人都要有)、测量位置、对比统计方法(像均方根误差、平均差、标准差这些) 等要求,来设计你的临床试验方案和数据分析。别自己发明一套统计方法,审评不认。
(2)ABI诊断性能验证: ABI是用来筛查外周动脉疾病的。指导原则会要求你证明:你这设备测出的ABI值,跟医生公认的诊断方法(比如血管造影)比起来,准不准? 具体指标像敏感性(有病的能查出来吗)、特异性(没病的能不误判吗)、阳性/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这些,参考它建议的评价方法和数据量要求。原理不同,但评价诊断能力的科学方法是通用的。
(3)临床场景覆盖: 比如要不要在不同人群(健康人、病人)、不同操作者(医生、护士)、不同环境(医院、诊所)下测试?参考指导原则的建议。
2、性能研究指标定哪些? 虽然你的测量原理(超声)不同,但最终输出的核心指标是一样的:收缩压、舒张压、ABI值。指导原则里会列出对这些输出值的关键性能要求,比如:
(1)重复性/再现性: 同一个人短时间内反复测,结果波动大不大?不同操作者测同一个人,结果差别大不大?
(2)抗干扰能力: 比如病人稍微动一下、或者有点心率不齐,你测的血压和ABI会不会受很大影响?
(3)测量范围: 能测的血压上限下限、ABI范围够不够宽?
(4)袖带适配性: 对不同粗细的胳膊腿,测出来准不准?(这个对你尤其重要,因为ABI要测胳膊和脚踝)
(5)软件算法验证: 你怎么算血压、怎么算ABI的?算法逻辑要验证清楚。
参考指导原则里对这些性能指标的具体要求和测试方法描述,结合你的原理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测试方案。它给你划了重点,省得你瞎琢磨。
参考不等于照抄!要带着脑子,结合自己产品的“个性” :
1、讲清楚你的原理: 在技术报告里,重点写明白你用多普勒超声测血流/血压的具体原理、算法、技术特点。这是你跟示波法最大的不同,也是审评老师特别关注的点。证明你虽然原理不同,但同样科学可靠。
2、针对性补充测试: 因为你是超声探头,可能有些独特的风险点需要额外关注和测试:
(1)超声安全性: 虽然诊断超声通常安全,但还是要按相关标准(比如IEC 60601-2-37)评估下声输出参数(声强、机械指数、热指数),确保在安全范围内,特别是对皮肤和浅表血管的影响。
(2)探头接触性能: 超声耦合剂的使用、探头接触压力对信号的影响、探头对不同部位(脚踝皮肤可能更粗糙)的适应性。
(3)操作者依赖性: 多普勒超声找血管声音、调角度,比自动示波法可能更依赖操作者技术。要在临床评价里充分评估不同水平操作者(熟练的、新手)测出来的结果差异大不大,并提供必要的操作培训要求。
3、风险管理别漏项: 基于你的原理(超声+袖带充放气),结合两个指导原则里提到的通用风险(比如袖带充气不适、误诊风险),再补充你特有的风险(比如探头压迫不适、超声安全、耦合剂过敏可能等),形成完整的风险分析报告。
最后总结一下:
1、必须参考! 那俩指导原则(2018年ABI的和2024年血压计的),特别是讲临床有效性验证(血压准不准、ABI诊断行不行)和核心性能指标(重复性、范围等) 的部分,是写注册材料的“金指南”。
2、参考不是抄! 结合你的多普勒超声原理,重点写好你的技术特点、补充好超声安全等特有测试,并在临床评价中关注操作者差异。
3、吃透原理讲好故事: 跟审评老师沟通时,清楚解释为什么原理不同仍要参考(因为核心功能和安全有效要求一致),并展示你如何基于参考科学地、有侧重地完成了针对自己产品的验证。这样准备材料,最稳妥高效!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ICH-GCP是药品国际注册中共认的GCP。ICH-GCP列出的13条基本原则是GCP的科学性和伦理性原则的集中体现,是ICH-GCP的精华所在。随着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GCP与ICH-GCP全面接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医学撰写,包括撰写临床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研究病历、病人日志、知情同意书、总结报告、分中心小结、中期报告、研究者手册等。"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人体安全、有效性的评价试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器械的研发逐年增多,提高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水平显得更加重要。医疗器械的门类、功效非常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是一种对医疗卫生服务中某种疗法或药物的效果进行检测的手段,特别常用于医学、药学、护理学研究中。此外,RCT在司法、教育、社会科学等
超声骨密度仪是通过测量跟骨、胫骨和/或桡骨的超声速度(SOS)和/或宽带超声衰减(BUA),反映骨骼密度状况。目前超声骨密度仪通常包括跟骨超声骨密度仪、胫骨和/或桡骨超声骨密
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文章全篇关于GCP的点点滴滴,文章字数有点多,需要您耐心观看,看完受益匪浅。"
9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出台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终点技术指导原则》,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提供可
前两天,客户留言“两个单中心试验纳排标准相同,数据能否合并分析?”看到这个问题我是一脸懵逼,赶紧咨询临床试验中心同事,我的疑问在于:什么是单中心试验?两个单中心试
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关乎整个临床试验是否成功,从临床试验开始,质量控制就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一环节由CRA(临床监察员)主要负责。本文总结了6大关于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常见问题,特分享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