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试验样品管理和样品留样要求
当今,随着新的GCP法规的全面实施,并伴随着各项监督抽查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各种规定越来越严格了。除了过程中试验的质量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外,整个试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8-11 阅读量:次
我们手头有个带电路的医疗器械(有源器械),马上要送去做注册检验了。检验所那边说了,有些性能指标项目(比如要看里面电路板的信号、测关键元件的温升啥的),按照检测标准的要求,可能得把产品的外壳拆开,把测试探头伸进去或者直接测里面的部件才行。但问题来了:我们送过去的样品,要么是外壳设计得不好拆(一拆可能坏),要么就是不想让检验所拆开(担心装不回去或者影响后续展示)。琢磨着在产品外面提前留好测试接口,让检验所不用拆壳子,直接连外面的接口就能测。可这个预留接口的方案,跟我们最终要卖的产品的设计有点不一样(最终产品可能没这个接口,或者接口位置、形式不同)。这下犯难了:这检验样品到底该按什么样子送过去,才能既让检验所把该测的项目都测了、出报告,又不给自己后面注册和上市挖坑?
检验所拆不拆你壳子,这事咱们说了不算,得听检验所的,看标准怎么要求。注册检验的根本目的,是替药监局把把关,看看你这产品安不安全、有没有效、符不符合国家定的那些规矩(国标、行标啥的)。如果检测标准里白纸黑字写了某些项目必须拆开外壳才能测,或者检验所评估后认为不拆壳就没法准确测、没法判断,那检验所完全有权力也有责任把你的样品外壳拆开进行检测。这是人家的正常工作,拦不住,也没道理拦。想靠一句“不能拆”就糊弄过去,基本没戏,检验所不会答应,最后卡的是你自己注册的进度。所以,首先得认清楚这个现实:在必要的时候,拆壳检测是检验所履行职责,咱们得配合。
如果你们实在有顾虑,不想让检验所拆壳,或者产品设计确实不好拆(比如密封焊接了),那唯一合规的出路,就是在送检的样品上,提前预留好专用的外部测试接口。这个接口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检验所不用动螺丝刀拆壳,直接在外面连上他们的测试设备,就能把那些原本需要伸进壳子里才能测的项目(比如关键点电压、电流波形、内部温度等)给测了。但是!这里有个死规矩:你送去做注册检验的样品,从里到外,包括这个专门加上的测试接口本身,都必须跟你最终申报注册的产品设计图纸、技术要求描述得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如果你为了检验方便,在样品外壳上开了个洞装了个接口,而这个接口在你最终要卖的产品上根本没有,或者位置、样子、电气特性不一样,那你这送检样品就不能代表你最终的产品了。检验报告就算出了,审评老师一看你这样品和申报资料对不上,轻则让你补说明、重则判定检验无效,注册直接卡壳。所以,想靠“临时加接口”省事,前提是这个接口方案必须是你最终产品设计的一部分,要写到技术要求里,画到结构图上,以后每台卖出去的产品都得带这个接口。
现在最头疼的情况就是:你们在样品上临时加了接口或者改了接口方便检验,但这个改动没体现在最终产品设计上(最终产品没这个接口或者接口不同)。这该怎么办?首先,这绝对是个下策,会带来麻烦。如果已经这样做了或者不得不这么做,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在注册申报资料里,把这个“临时接口”及其影响说清楚! 第一,在产品研究资料里,详细说明为什么送检样品多了或少了个接口(或者接口不同),解释这个改动仅仅是为了方便检验连接测试设备,没有改变产品的核心电路、安全结构、性能原理和预期用途。第二,要提供充分的等效性分析或验证数据,证明通过这个外部接口测得的数据,与直接拆壳在内部关键点上测得的数据是等效的、一致的,不会影响对产品安全有效性的判断。比如,通过对比试验报告,证明两种方式测得的电压、温度等关键参数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第三,在技术要求里,明确描述送检样品的状态(如“带外部测试接口版本”),并在检测报告关联的部分备注说明接口的临时性及等效性依据。最后,必须承诺最终上市的产品将移除该接口或恢复成最终设计状态,并提供上市产品与送检样品除该接口外完全一致的声明。这样做风险很高,审评老师很可能会揪着不放,要求补充说明甚至质疑检验的代表性。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比如产品完全无法拆壳且无法提前设计合规接口),千万别走这条路。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产品设计定型前,就把检验需求考虑进去,预留好合规的、与最终设计一致的检测接口。
检验所要拆壳?大概率躲不掉。 标准要求拆或者不拆测不准,人家肯定拆,配合就完了。
不想被拆?提前在产品设计里留好专用测试接口! 关键:这个接口必须是最终产品设计的一部分,送检样品得和最终产品长得一样(带接口),技术要求图纸都得写清楚画明白。
已经搞了“临时接口”样品(和最终产品不一致)?赶紧补救! 在注册资料里说清楚为啥不同,证明这样测和拆壳测效果一样(提供对比数据),承诺上市产品会去掉或改回最终设计。但这是险招,审评可能找麻烦,最好别用。
长远之计:设计产品时就把检验需求想进去! 预留好合规的、不破坏外观和功能的测试点或接口,一劳永逸。跟检验所前期沟通好检测方案,也能少走弯路。记住,检验样品代表最终产品,一致性是铁律!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当今,随着新的GCP法规的全面实施,并伴随着各项监督抽查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各种规定越来越严格了。除了过程中试验的质量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外,整个试
说起临床试验的样品管理,相信许多GCP小伙伴都会心有余悸,谈温色变。而样品作为临床试验的核心,不得不说样品管理是临床试验过程中保证试验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随着临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命体组织对非活性材料产生反应的一种性能,一般是指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相容性。样品是确保检测结果有效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对于我们常见的生物相容性
近期,河南医疗器械检测所网站打不开,目前暂用 http://222.143.25.89:8080/hnylqx_wssl/ 进行网上登记(网上登记操作说明.doc)并受理,通过要求后,可现场样品送检,那么在样品送检时需要提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软件在医疗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独立软件还是作为医疗器械一部分的软件组件,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与认证。在送检过程中,确保样品符合相关要求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本文将针对医疗器械软件送检样品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介绍。独立软件的送检要求1、对于独立软件而言,其交付方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光盘、U盘或其他存储介质。根据《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
医疗器械注册型检、临床的样品是否需要留样呢?这是一个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留样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一、对于有
做医疗器械注册,样品检验和设计验证是绕不开的坎。这直接关系到产品能不能证明它安全有效,最终能不能拿到上市通行证。很多企业为了赶时间,会想:能不能早点把样品生产出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