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6-14 阅读量:次
聊聊医疗器械注册人委托生产时,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万一产品在市场上发生了不良事件,这个监测和报告的责任到底归谁?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产品安全和法规合规,绝对不能含糊。国家对于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委托生产模式下,责任划分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下面我们就分步骤来看清楚这个责任到底是怎么定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医疗器械注册人必须承担不良事件监测的全部责任。这个“全责”不是说说而已,是法规白纸黑字规定的核心要求。不管你找谁生产,最终这个担子都落在注册人自己身上。具体怎么理解这个“全责”呢?
第一,整个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都是注册人的活儿。这包括制定完善的监测制度流程、配备足够数量且具备相关能力的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和上报不良事件信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评估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等等。所有环节,注册人都得牵头负责到底,不能当甩手掌柜。
第二,注册人投入的资源必须和自己的产品风险等级相匹配。生产高风险产品,比如植入类的、生命支持类的,那你在人员配置、技术能力、信息系统建设上的投入就得更大、更专业。法规要求资源配置要“配足”,就是强调不能凑合,要能真正支撑起有效监测的需求。风险越高,投入就得越充分。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条红线:注册人绝对不能通过和受托生产企业签的合同或者质量协议,把法规规定必须由自己承担的不良事件监测责任给转移出去。比如,你不能在协议里写“不良事件报告由受托方负责”或者“事件调查处理由受托方全权承担”。这种条款是无效的,也是法规明令禁止的。责任转移协议签了也白签,出了事,监管找的还是注册人。
既然责任全在注册人这里,那受托生产企业是不是就啥也不用管了?当然不是。虽然主要责任在注册人,但受托方在不良事件监测中也有重要的配合义务,特别是在具体事件的调查处置环节。
这就需要在双方签订的《医疗器械委托生产质量协议》里,把这块的责任和义务写得清清楚楚。这个协议非常重要,是划分双方具体工作内容的法律文件。协议里必须专门约定清楚,当不良事件发生时,双方在调查处置上各自要做什么。
比如,协议里要写明,受托生产企业有义务在发现与自己生产相关的可疑不良事件时,第一时间通知注册人。同时,在注册人主导的不良事件调查过程中,受托生产企业需要提供必要的配合和支持,比如提供相关的生产批次记录、工艺参数、检验数据、留样信息等关键资料,协助注册人分析事件原因。
注册人作为责任主体,需要在协议里明确自己将如何组织调查、需要受托方如何配合、信息传递的流程和时限要求等等。把调查过程中的分工协作方式提前约定好,一旦真的发生事件,双方就能快速响应,高效合作,共同查明原因控制风险。
所以,总结起来就两句话:责任,注册人全扛着,跑不了也推不掉;协作,协议里写明白,双方配合好。作为医疗器械注册人,在决定委托生产那一刻起,就必须建立起足够强大的自身监测能力,并确保质量协议中对不良事件监测的责任义务划分清晰、合法合规。思途CRO在协助注册人理解法规要求、建立合规体系、起草完善质量协议方面,可以提供专业的支持。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责任划分的关键点。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