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2-19 阅读量:次
磁疗贴作为一种利用磁场效应辅助治疗疼痛的医疗器械,在我国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类代号6826),其注册证的申请需严格遵循《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法规,并依托《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及2024年修订版)等技术文件。本文将从法规框架、注册流程、技术难点及行业现状等方面,全面解析磁疗贴注册证的申请难度与关键要点。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磁疗贴因风险程度适中被划为第二类医疗器械,需通过省级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口类)审批。其注册需满足以下核心法规:
1.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明确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要求,包括注册、生产、经营等环节。
2. 《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规定注册资料提交、技术审评、临床试验等具体要求。
3. 《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首次发布,2024年修订版进一步细化技术要求,强调注册单元划分、非临床研究、临床评价等。
产品还需符合多项国家标准(如GB 9706.1电气安全、YY/T 0466.1标签符号)及行业标准(如YY/T 0994磁刺激设备)。
磁疗贴注册证申请流程可分为以下阶段(以国产产品为例):
1. 前期准备
- 企业资质:需取得营业执照及生产许可证(若为委托生产,需受托方资质)。
- 产品分类确认:依据《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明确为二类,避免因分类错误导致申请驳回。
2. 技术资料编制
- 产品技术要求:包括性能指标(如磁场强度范围、稳定性)、生物学评价(细胞毒性、致敏性)、电磁兼容性等。
- 临床评价:可通过同品种对比(参照《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等同性论证技术指导原则》)或临床试验(需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完成。
- 风险管理文件:需列出磁疗贴潜在风险(如磁场干扰植入设备、皮肤过敏),并提出控制措施。
3. 提交与审评
- 申报途径:可通过省级药监局窗口、线上系统或邮寄提交资料。
- 技术审评重点:
(1)注册单元划分:静磁场与动磁场产品、不同预期用途的产品需分属不同注册单元。
(2)说明书合规性:需明确禁忌证(如孕妇下腹部禁用、心脏起搏器患者慎用)、副作用(头晕、呕吐)及处理方法。
4. 体系核查与发证
- 质量管理体系:需通过现场审核,确保设计开发、生产、检验等环节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审批时限:法定审评时间为60个工作日,复杂项目可延长。
1. 磁场强度与安全性验证
- 磁场强度需控制在治疗有效且安全的范围内(如静磁场产品需标注0.5mT限值的安全距离)。
- 需提供稳定性研究数据,证明产品在有效期内的性能一致性。
2. 临床评价路径选择
- 若选择同品种对比,需提供对比产品的合法来源证明及差异性分析。
- 临床试验需注意适应症范围,避免夸大疗效(如不得宣称“治愈”疾病)。
3. 标签与说明书合规性
- 需标注“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等警示语。
- 禁忌证需详细列出,如恶性肿瘤患者、癫痫患者等。
4. 上市后监管义务
- 企业需定期提交风险评价报告,未履行者将面临行政处罚(如天津市友康公司因未提交报告被处罚)。
1. 行业规范化提升
《磁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行业门槛,淘汰了部分质量不达标的企业。例如,润灵药业、山西健康动力等企业通过合规申报,成功获得多个磁疗贴注册证。
2. 申请难度影响因素
- 资料完整性:非临床研究(如生物学试验、电磁兼容测试)缺失是常见驳回原因。
- 审评尺度差异:不同省份对临床证据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提前与审评部门沟通。
3. 成功案例参考
- 山东朱氏药业:通过明确产品规格(如“鲁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260650”)、完善风险管理,获批多款磁疗贴。
- 失败教训:部分企业因说明书夸大疗效(如宣称“根治关节炎”)或未标注禁忌证被处罚。
磁疗贴注册证申请并非“难以企及”,但需企业投入充足资源完成技术研究与合规准备。关键建议包括:
1. 早期介入法规咨询,借助专业机构(如美临达医疗)优化申报策略。
2. 严格遵循《指导原则》设计产品,避免因注册单元划分错误增加成本。
3. 重视上市后监管,建立定期风险评价机制。
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完善,磁疗贴行业将向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合规企业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目前,临床研究注册的要求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必须在研究开始前注册,观察性研究目前尚无统一要求,但有需要注册的趋势(脊柱外科前瞻性的研究不注册,文章一般很难发表,
首先给大家科普下医疗器械的相关知识,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
NIOSH认证的申请步骤:制造商先建立完整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制造商生产样品送检Nelson获取预检测报告、向NIOSH申请三位数的制造商编码并对制造商资质进行评估、制造商准备申请资料
任何国家医疗器械产品出口澳大利亚,需经历TGA注册,以下是关于澳大利亚医疗器械注册知识点,简单了解一下,文中大致概括了注册全流程,未标明细节,如有产品需要澳大利亚注册
一类医疗器械注册的说法,并不对。依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属于备案制,因此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的说法更为精准。众所周知,国家严格管控医疗器械产品分类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