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4-06-21 阅读量:次
随着医疗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医疗器械注册作为一个专业性强、发展前景广阔的领域,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如果您正考虑转行进入这一领域,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入门指南,助力您顺利踏上医疗器械注册的职业道路。
在踏入任何新领域的初期,保持一颗学习和进步的心至关重要。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涉及法规、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知识,对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面对这一系列挑战,首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勇敢地迎接每一个难题。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保持初心,坚持自我提升,这是成功转行并在此领域站稳脚跟的基础。
转行的第一步,便是系统地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构成了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的基石,熟悉它们是开展工作的前提。
访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nmpa.gov.cn),下载并研读以下核心文件: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
2、《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令第47号)
3、《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注意及时更新至最新版本)
4、《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原食药监总局令第19号)
5、《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原食药监总局公告2017年第187号)
6、《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原食药监总局令第6号)
7、《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国家药监局2022年第8号)
8、《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国家药监局2021年第121号)
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网站(cmde.org.cn),进一步下载和研究各类指导原则。
这些指导原则详细阐述了特定类型医疗器械的注册要求、技术评估要点等,是实操层面不可或缺的指南。
理论学习之后,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佳方式。尝试设想并模拟一个医疗器械注册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1、产品定位与命名
确定产品的具体类型和功能,依据《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为其命名,确保名称的科学性、准确性,避免混淆。
2、分类与编码确认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明确产品的分类级别(I、II、III类),并查找对应的分类编码,这是后续注册流程的重要依据。
3、遵循指导原则
查阅相关产品的具体指导原则,了解注册申报的具体要求,包括技术要求、测试报告、临床评价等。
4、准备注册申报资料
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准备申报材料。这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文件、临床评价资料、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明等。考虑到资料准备的复杂性,建议组建或加入一个跨部门团队,协同工作,确保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5、模拟申报与反馈
在团队内部进行一次模拟申报,模拟监管部门的审核过程,讨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案,这有助于在正式申报前发现并修正潜在错误。
通过上述步骤的实践,您将对医疗器械注册流程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理解。记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快速成长的捷径。转行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终将收获满满。预祝您在医疗器械注册领域取得成功!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目前,临床研究注册的要求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必须在研究开始前注册,观察性研究目前尚无统一要求,但有需要注册的趋势(脊柱外科前瞻性的研究不注册,文章一般很难发表,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