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规技术咨询服务

注册备案 · 临床试验 · 体系建立辅导 · 分类界定 · 申请创新

186-0382-3910
186-0382-3910
全部服务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知识分享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合并后设计变更与试生产要求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7-30 阅读量:

聊聊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合并后,设计变更和试生产那些事儿。作为一名整天跟器械注册打交道的“老伙计”,我太理解你在准备资料时碰到这种调整的纠结了。本来按两个单元准备的妥妥的,现在突然发现可以合并成一个单元申报,看似省事了,但仔细一看,产品A和B从里到外都变了样——原材料换了、结构改了、包装灭菌方式不同了、工艺流程调整了、作业文件更新了、性能指标也不一样了,甚至之前做的两套设计开发验证资料都摆在那儿了。这情况,到底要不要走设计变更流程?试生产是不是得重头再来?别急,咱们结合法规和实际经验,一步步理清楚。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合并后设计变更与试生产要求(图1)

之前按照两个注册单元准备产品A和产品B的注册申报资料,现产品A和产品B可以按照一个注册单元进行申报。如果产品A和产品B按照一个注册单元进行申报,两个产品的原材料、结构、包装方式、灭菌方式、工艺流程、作业指导文件、性能指标等均发生变化,所有设计开发验证资料有两套,针对上述情况,需要进行设计开发变更吗?需要重新做试生产吗?

一、 核心问题:设计开发变更跑不掉

首先,咱们得直面一个关键问题:必须进行设计开发变更!为什么呢?这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法规要求摆在那儿。

你提到的情况,产品A和产品B合并成一个注册单元申报,但它们的“原材料、结构、包装方式、灭菌方式、工艺流程、作业指导文件、性能指标等均发生变化”。这可不是小修小补,这是产品设计输出的核心要素发生了系统性、根本性的改变

1.看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这可是国家药监局发布的硬杠杠)第三十七条是怎么说的:“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必要时,应当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这里的关键词是“必要时”。什么时候是“必要”时?紧接着它又明确:“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者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2.你描述的变化,原材料、结构、包装、灭菌、工艺、性能指标都变了,这哪一项不是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比如灭菌不彻底?材料生物相容性?结构强度?)和有效性(比如性能指标达不到?新工艺不稳定?)呢?

3.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发布的《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检查新300问》(下册)第261问,几乎就是针对你这个场景的:“之前按照两个注册单元准备产品A和产品B的注册申报资料,现产品A和产品B可以按照一个注册单元进行申报。如果产品A和产品B按照一个注册单元进行申报,两个产品的原材料、结构、包装方式、灭菌方式、工艺流程、作业指导文件、性能指标等均发生变化...针对上述情况,需要进行设计开发变更吗?” 虽然答案没直接写在证据里,但结合上面提到的规范要求,审评机构的关注点显然在于这些变化是否触发变更程序。

4.你手里现有的两套设计开发验证资料,是分别针对原来独立的A和B产品的。现在要把它们“揉”成一个新产品(即使名称可能沿用A或B,或者叫AB组合包,但实质已是新设计),原有的验证结果还能直接代表这个融合后、且各项要素都变化了的新产品吗?显然不能!你需要基于这个新的、合并后的产品设计,重新评估哪些设计输出(技术要求、图纸、工艺、检验方法等)需要调整,这就是设计变更的过程。

所以,结论非常明确:必须启动正式的设计开发变更程序。你需要识别具体哪些地方变了(不仅仅是技术参数,包括所有受影响的文件),对这些变更进行评审(评估影响、风险)、验证(证明变更后的设计输出能满足输入要求)、确认(证明最终产品满足预期用途),并且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二、 试生产:重新做是大概率事件

搞清楚了设计变更跑不掉,那试生产要不要重做?答案是:几乎肯定需要重新做试生产。原因同样基于法规和实际需求:

1.法规的硬性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设计和开发的结果向生产转换时应当进行验证。” 注意,这里说的是“验证”,而试生产(或称为工艺验证、过程确认)是验证设计和开发结果能否成功、稳定地转化为批量生产的关键环节。 更重要的是,在你提供的依据里明确写着:“...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当注册申请人识别有新的顾客需求、新的法规要求输入时,应当对原有输出的设计和开发结果进行变更,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并组织开展拟申报产品的试生产。” 这里最后一句是关键——“并组织开展拟申报产品的试生产。” 既然你进行了重大的设计开发变更(评审、验证、确认都做了),那么作为变更实施和确认的重要部分,开展针对这个拟申报的新产品(即合并后的产品)的试生产,就是法规逻辑的必然要求。

2.变化的本质要求:你描述的变化太全面、太深入了:

(1)原材料/结构/包装/灭菌方式变化:直接影响产品的生物相容性、无菌屏障、货架寿命、运输稳定性等。新材料的加工性能、新结构的装配难度、新包装的密封性、新灭菌方式对产品的影响,都需要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用真实的设备和流程去验证。

(2)工艺流程变化:这是生产转换的核心!新的工序、参数、设备设置,不通过试生产跑几批,怎么知道工艺稳定不稳定?怎么知道作业指导书写得对不对?怎么培训工人?

(3)作业指导文件变化:文件改了,不等于工人就会做了、做对了。试生产是检验文件可操作性和培训效果的最佳时机。

(4)性能指标变化:合并后产品的性能要求可能与A或B单独时都不同。试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能稳定地满足这些的性能指标要求,这需要实际生产批次的数据来支撑。

(5)两套验证资料:它们证明的是A和B各自符合旧的设计要求,无法代表合并后的新产品在真实生产条件下的表现。

3.注册申报的支撑需求:申报注册单元时,需要提供证明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产品能稳定生产的证据。试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工艺参数监控记录、环境监控记录等)、试生产产品的检验报告(尤其是全性能检验)、工艺验证/确认报告,都是申报资料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些基于当前设计当前生产条件的试生产数据,审评老师如何相信你能稳定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因此,综合法规要求和实际操作的必然性,必须针对这个按照一个注册单元申报的、各项要素均发生变化的“新产品”,重新组织开展试生产。这次试生产的目标非常明确:验证你经过设计变更后的产品设计,能在你的生产线上稳定地、符合质量要求地生产出来,并满足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这就像粉煤灰陶粒、沥青固化低放废液、HVI500基础油等产品在研发后都需要通过试生产来验证工艺可行性一样,是产品实现的关键一步。

三、 总结:按部就班,合规第一

咱们最后再系统梳理一下重点:

1.必须进行设计开发变更:因为产品A和B合并成一个注册单元后,其原材料、结构、包装方式、灭菌方式、工艺流程、作业指导文件、性能指标等核心要素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七条),必须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识别、评审、验证、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

2.必须重新做试生产:设计开发变更是试生产的前提。更重要的是,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三十三条)以及你提供的明确依据——“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当注册申请人识别有新的顾客需求、新的法规要求输入时,应当对原有输出的设计和开发结果进行变更,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并组织开展拟申报产品的试生产。” 这些重大变化意味着原有的生产工艺验证已不适用,必须通过新的试生产来验证变更后的设计能否成功、稳定地转化为批量生产,并为注册申报提供关键证据。

总之,面对这种注册单元合并且设计要素全面变化的情况,绝对不能心存侥幸。老老实实走设计变更流程,扎扎实实重新做试生产,是确保产品合规、安全有效、最终能够成功注册上市的必由之路。这个过程虽然会增加一些工作量,但能从根本上规避未来生产和监管中的巨大风险,是非常值得投入的。希望这篇解析能帮你理清思路,顺利完成申报!

思途企业咨询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你可能喜欢看: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谈谈医疗器械产品的寿命界定方法

谈谈医疗器械产品的寿命界定方法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医疗器械文件(MDF)和医疗器械主记录(DMR)是什么?

医疗器械文件(MDF)和医疗器械主记录(DMR)是什么?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中英对照版)

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中英对照版)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国产/进口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整体流程图

国产/进口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整体流程图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医疗器械CA证书是干什么用的?医疗器械CA证书申领资料

医疗器械CA证书是干什么用的?医疗器械CA证书申领资料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医疗器械注册证信息怎么查询?

医疗器械注册证信息怎么查询?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对照品选取原则和产品寻找途径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对照品选取原则和产品寻找途径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委托检验详细流程

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委托检验详细流程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办理流程和周期说明

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办理流程和周期说明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多一份参考,总有益处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

在线咨询
186-0382-3910免费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落地解决方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北京公司
186-0382-3911

郑州公司
186-0382-3910

合肥公司
188-5696-0331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