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试验用药的接收、保存、使用及回收
试验用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试验的试验药物、对照药品。试验用药品渗透到了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药物的生产、包装、运输、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们从临床试验中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5-25 阅读量:次
临床稽查是独立于试验的第三方机构对整个试验进行独立的,系统性的评估,旨在发现在试验过程中潜在缺陷并进行质量改进。
实际上,临床试验质量评估体系中会有临床监查,包括临床co-monitoring, 临床稽查与监管部门的视察,整体构成了对临床试验质量体系的维护。
那么,这三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临床监查,实施的主体是CRA,是在临床试验过程中进行主动的,频繁地质量控制,其目的是保证试验是按照方案与GCP进行,保证受试者的权益,安全与数据的质量。主要的维度是放在研究中心。
临床稽查,实施的主要是第三方稽查,不会很么频繁地进行,根据申办方的质量控制的计划,可以放在试验开始前,试验过程中,数据锁库前或者迎接国家局的核查前。当然,根据不同时期的引入稽查其目的也不相同。
如果是在试验开始前,那更多的主要放在申办方或者供应商整体的体系维度,比如说方案设计,SOP控制体系,供应商操作流程的合规性等。
如果是试验过程中,数据锁库前,则不仅要考虑申办方,供应商的维度,更多的要考虑到研究中心的维度,研究中心的执行流程,研究中心SOP,研究者的资质,包括CRC, CRA执行质量控制的频率,结果,是否能有效达到质量控制的效果,项目组的组织,干预等是否能有效地保证项目质量等维度进行更加全面的维度与系统性的评估。
如果是数据锁库后,或者是国家局核查前,那更多就是目的其实就是在模拟监管机构的视察,严格来说,这个时候即便叫做第三方稽查,更多的性质其实就是在通过第三方或者相关资深的核查专家,从监管当局视察的维度给到更多发现并提前进行研究者,申办方,供应商针对发现问题的演练,以更好地应对国家局的核查。
监管当局的视察,则更多的其实是查试验的合规性,真实性。其实查的内容跟前面的临床监查,临床稽查差不太多,但是其重点是核查专家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组成,比如说临床专家,药学专家,临床试验机构专家等,而且会结合CDE针对整个试验通过统计分析报告与临床数据维度,从风险控制的维度给出的核查重点,结合各位专家经常核查的背景,加上监管当局的power加成,往往就能非常有针对性,快速地找到试验重点薄弱的环节。
目前国内的情况下,MNC或大的pharma会结合总部或质量管理部对于项目的情况进行总体的临床稽查工作,更多的是体系性地去发现一些问题。而一些Biotech或小pharma更多的则是出聘请独立的第三方稽查进行相应的稽查。
前面已经讲过监查,稽查与视察的区别,那么稽查其实在频率和查看内容的广度上比不过临床监查,在专业背景与掌握信息的维度又不如监管当局的视察,那稽查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核心价值在于给试验项目提供了一个第三方的视角。
什么意思,无论是MNC独立的质量部还是第三方的独立稽查,其实利益都是跟项目不相关的。不像监查员,项目经理或者研究者,供应商,很多的时候就是因为整个项目都这么做,评估都是这么做,而缺乏了对于常规这么做的疑问甚至质疑的动力。
大家都这么做,应该没有问题吧,CRA会认为项目经理应该懂,研究者应该懂,研究者认为你CRA,项目经理,医学应该懂,项目经理认为医学应该懂,医学认为老板应该懂,老板认为你们都是专家,质量方面你们应该比我都懂。
好了,死循环。最后老板来背这个锅?
所以请独立的第三方稽查来以外人的角度来看看这个试验,其实更多的能从一些项目组人员没有想到过的维度来给出一些建议与意见。
不一定会都对,但当你把你的组个体系给他们看,把你的体系呈现出来的结果给他们看,过程文件看了,执行过程看了,执行结果也看到,往往就能发现整个项目组之前认为的理所当然的问题可能就是在重大问题的。
其实提的问题也不需要多对,有些比如说由于稽查员缺乏一些医学背景,提出来的问题可能还很可笑,但是只要体系上一些注意的问题,无论是申办方的体系,还是研究者的体系,主要能看出一些重点问题,这就够了。
接下来就是针对体系进行整改,修复,加强,形成正向循环。
随着国内临床试验体系的越来越成熟,研究者与研究机构经验越来越多,大家对于临床稽查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对于第三方稽查热情最高其实还不是申办方,主要的需求来自临床试验机构办。
当越来越的问题没有有效地体现在监查报告中,机构办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核查每个项目那么原始数据时,请第三方稽查进行质量体系的控制就成为他们质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然国内第三方稽查目前更多的还是在比如为了迎接国家局核查的维度去考量,更多的是模拟国家核查的思路的第三方稽查,对于整体流程与体系关注不那么足够,再加上给到稽查的要求往往是要求在很短的时间要完成100%病历的稽查,这就会导致稽查员的精力只能放在病历中,对体系与整体流程的关注时间会相当少。
当然随着大家水平的提高,对于体系,流程等的关注肯定也会越来越强,整体的稽查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希望有帮助!
作者:博哥碎碎念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试验用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试验的试验药物、对照药品。试验用药品渗透到了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药物的生产、包装、运输、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们从临床试验中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作为CRC的我们,自认为对CRA其实已经很了解了,但是在我们工作过程有一个角色平时接触不到,但是却又绕不开躲不过,尤其是面对满屏EDC query的
问:什么是SIV 答: SIV(Site Initiation Visit)中心启动访视,是一个中心开始进入执行阶段的前端,是重要的里程碑节点。 问:SIV的目的 答: 对研究者中心人员进行培训,保证研究人员熟悉
当今,随着新的GCP法规的全面实施,并伴随着各项监督抽查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各种规定越来越严格了。除了过程中试验的质量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外,整个试
临床数据管理员(DM)能力和要求?数据管理员在整个临床研究中要密切注意研究中的关键变量的数据质量,确保它们百分之百准确无误。此外,临床研究方案还应该对试验的质量控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包括医学设计、伦理设计、统计设计、试验管理设计4个方面。伦理设计应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和我国
一个项目,方案违背,不仅仅影响到受试者的权益,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这个项目的质量。
临床试验是取之于受试者、而造福于广泛人群。面对这场突然起来的新冠疫情,医护人员冲在了抗疫的一线,但对大众健康的守护不应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己所能及
一项调查研究表明,超过90%的患者认为他们的医生了解当地正在开展的临床研究很重要,但是,实际上,只有10%的医生会定期与患者讨论临床研究,更只有不到1%的患者会被医生转诊参与
新药研发是一项有逻辑、有步骤的复杂过程,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上市,要经过合成提取、活性化合物筛选、制剂处方研究、质量研究、药理毒理等临床前研究,还需要经过人体临床试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