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3-09 阅读量:次
制氧机在我国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需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及《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药监局2021年第121号公告)进行注册管理。其注册申请需提交产品技术要求、检验报告、临床评价资料等核心文件,并通过技术审评与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申请人需注意,制氧机的命名应遵循《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如“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或“小型分子筛制氧机”,确保名称与产品原理、用途相符。
注册单元划分需以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及适用范围为依据。例如,采用相同技术原理(如变压吸附法)、氧产量相近的产品可归为同一注册单元。若注册单元内不同型号产品存在功能差异(如是否含湿化器或氧浓度监控模块),需提交典型产品的代表性检验报告,并说明其他型号的差异项。
技术资料包括产品性能研究、生物相容性评价及灭菌验证等内容。性能研究需明确氧气浓度(≥90%)、气密性、噪声等关键指标,并提供验证依据。与人体接触的部件(如吸氧管)需按GB/T 16886.1标准进行生物学评价,包括细胞毒性、皮肤致敏等测试。非无菌组件(如过滤器)需说明清洁消毒方法及更换周期。
符合《免于进行临床试验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目录》(国家药监局通告)的制氧机可豁免临床试验,但需提交与目录产品的对比资料,证明其安全有效性。若产品超出豁免范围(如新增功能或适用人群),则需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开展临床试验,并提交伦理审查意见及试验报告。
注册检验需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涵盖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氧气纯度等核心项目。申请人需提供典型产品样品及完整技术文档,检测报告应在注册受理前1年内出具。若产品含软件,还需提交软件安全性、网络安全及运行环境验证资料。
生产企业需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体系文件,明确生产工艺流程(如分子筛填装、气路密封测试等关键工序)及环境控制要求。注册申报时需提交生产场地信息、工艺验证记录及质量跟踪报告,确保产品可追溯。
说明书需包含产品注册证编号、适用范围、禁忌症、操作指南及警示信息(如“远离火源”“定期更换过滤器”)。标签需标注氧浓度、流量范围、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并与注册资料保持一致。特别需提示用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误导性宣传。
1. 前期准备:确定产品分类、完成研发验证及体系搭建;
2. 资料提交:向省级药监部门递交注册申请表、技术文件、检验报告等;
3. 技术审评:审评机构重点审查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资料合规性;
4. 体系核查:对生产条件与质量管理能力进行现场检查;
5. 审批发证:通过后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5年。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消字号”产品指的是消毒产品,主要用于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是卫生部为提高公共卫生质量而批准的一类产品。由省一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是经过卫生部门批准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目前,临床研究注册的要求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必须在研究开始前注册,观察性研究目前尚无统一要求,但有需要注册的趋势(脊柱外科前瞻性的研究不注册,文章一般很难发表,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