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2-23 阅读量:次
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 IVD)医疗器械是指通过对人体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体外检测,为疾病预测、筛查、诊断、治疗监测及健康评估提供关键信息的医疗产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IVD在我国主要归属于医疗器械范畴,仅少数涉及血液筛查和放射性标记的试剂按药品管理。其核心价值在于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例如血糖试纸用于糖尿病管理、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用于病原体筛查等。
IVD的分类可从风险等级与技术原理两个维度展开:
- 第一类(低风险) :如常规生化检测试剂(肝功能、血脂等),实行备案管理。
- 第二类(中风险) :如免疫类试剂(乙肝抗体检测)、部分分子诊断产品,需经省级药监部门注册审批。
- 第三类(高风险) :涉及重大疾病诊断或伴随诊断的试剂(如肿瘤基因检测、HIV筛查试剂),需国家药监局审批注册。
- 生化诊断:基于化学反应检测代谢物浓度,如血糖、尿酸检测,适用于常规体检和慢性病管理。
- 免疫诊断: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特定标志物,如传染病(乙肝、梅毒)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 分子诊断:通过核酸扩增技术(如PCR、NGS)分析基因变异,用于精准医疗和遗传病筛查。
- POCT(即时检验) :便携式设备实现快速检测,如妊娠试纸、心肌标志物检测,适用于急诊和基层医疗。
IVD产品形态多样,包括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以及配套的分析仪器(如全自动化学发光仪)。
- 如HPV分型检测试剂可筛查宫颈癌风险,辅助早期干预。
- 病毒载量检测(如HBV-DNA定量)用于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
- 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动态监测可提示复发风险。
- 新冠抗原/核酸检测试剂在疫情中发挥核心作用,实现大规模筛查。
功能实现依赖于产品的分析性能(灵敏度、特异性)与稳定性,例如分子诊断试剂需在冷链条件下保持活性,确保检测准确性。
IVD医疗器械是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柱,其分类与功能多样性要求从业者深入理解技术特性与法规要求。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与微流控技术的融合,IVD将向更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合规性管理仍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你知道洁净车间一更二更功能和作用吗?许多医疗器械产品需要满足无菌环境下生产的要求,在《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4.3.5规定,根据不同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和工作人员数量,洁净厂房内人员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