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中的单盲、双盲、三盲、破盲是什么意思?
盲法试验常用的有两种:单盲(single blinding)和双盲(double blinding),更严格的对照试验要用到三盲(triple blinding),在对照药物和试验药物剂型或外观不同时,还要用到双盲双模拟技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4-12-29 阅读量:次
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器械在真实医疗环境下的安全性(会不会出事儿)和有效性(管不管用),从而为产品注册上市提供关键证据。它和药物试验相比,有五个非常鲜明的特征,理解了这些,就抓住了它的灵魂。
药物试验往往是吃个一模一样的药片,但医疗器械千差万别。一个骨科植入的钢板、一个诊断用的软件、一个治疗用的激光设备,它们的试验方法能一样吗?肯定不能。所以器械试验的方案(Protocol)必须是高度定制化的。设计时必须紧紧围绕你器械的工作原理、预期用途、以及独特的技术特点来定。比如,一个新型心脏支架,主要评价指标可能是术后一年血管的通畅率;而一个AI影像辅助诊断软件,核心指标就是它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核心思想就是:你的试验设计必须能真正验证你的产品宣称的功能和优势,没法照搬别人的作业。
在药物试验里,给一组真药,另一组外观一样的淀粉片(安慰剂),患者和医生都不知道谁用的是啥,这叫“双盲”,能有效避免主观偏见。但这套在器械试验里经常玩不转。你没法给患者“假植入”一个心脏起搏器,或者做个“假手术”。医生也不可能不知道他用的手术器械是新的还是旧的。这种无法设盲(特别是治疗类和植入类器械) 的情况是常态。那怎么保证结果的客观公正呢?就得靠别的科学方法来减少偏倚,比如:
设立客观的评价指标: 尽可能用仪器测量的硬数据(比如影像学测量值、实验室生化指标)来代替医生或患者的主观评价。
采用盲态评价: 让负责评估最终效果结果的专家委员会,在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用的是新器械还是对照器械)的情况下进行评估判读。
严谨的统计设计: 事先科学计算好需要多少样本量,并采用合理的统计分析方法。
吃药很简单,但操作一个复杂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手术机器人、高难度植入物这类,对外科医生的技术熟练度要求极高。一个医生刚开始用新器械和他用了上百次之后,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可能完全不同。这个医生的“学习曲线”会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因此,试验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个因素:通常会选择由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医生(KOL)来主导试验,或者设置一个专门的培训期,确保所有参与研究的医生都通过了操作考核,达到了基本熟练度后再开始正式收集试验数据。否则,可能不是器械不行,而是医生还没用顺手。
器械试验的对照组怎么设,是个技术活,远不止“用不用安慰剂”这么简单。选择什么对照,完全取决于试验目的和伦理要求:
现有疗法/标准治疗: 最常见的情况。比如新的吻合器要和现在临床上最常用的吻合器比,看谁的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
“假治疗”(Sham Procedure):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凸显器械本身的疗效(而非心理作用或 placebo 效应),会采用假治疗对照。比如在评估某种神经刺激器时,对照组患者也会接受同样的手术植入,但术后设备不开启刺激。这对伦理审查要求极高。
历史数据/文献数据: 对于一些罕见病或创新器械,可能找不到足够的患者来做同期对照,在经过严格论证和监管部门同意后,可能会使用过去的大量病例数据作为外部对照。总之,设立一个既符合科学又合乎伦理的对照组,是器械试验设计的重中之重。
很多医疗器械,特别是植入物(关节、支架、瓣膜等),可不是用一次就完事了,它要在人体内待上好多年。因此,器械试验绝不能只看术后几天、几个月的短期效果,必须进行长期、持续的随访,观察其远期的安全性(会不会几年后出现磨损、断裂、毒性?)和有效性(功能能不能长期保持?)。监管部门会非常关注你的临床方案里有没有详尽的长期随访计划(比如术后1年、3年、5年甚至10年),并且会要求企业在产品上市后继续开展 Post-Market Clinical Follow-up (PMCF) 研究,继续收集真实世界中的数据。这强调的是器械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核心特征就是高度个性化,深受器械类型本身和使用者操作的影响。它不像药物试验那样有那么多“标准动作”,更需要量身定制的方案、巧妙的偏倚控制、对学习曲线的管理、灵活的对照组设置以及长期的随访承诺。吃透这几点,就能把握住器械临床研究的精髓,为产品成功上市铺平道路。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盲法试验常用的有两种:单盲(single blinding)和双盲(double blinding),更严格的对照试验要用到三盲(triple blinding),在对照药物和试验药物剂型或外观不同时,还要用到双盲双模拟技
刚接触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CRO行业的常用术语解释: 1:新药研发
SSU是Study Start Up的缩写,从最初的项目准备,到启动访视(Site Initiation Visit)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对整个临床研究项目的启动非常关键。负责这个关键阶段工作的部门人员,就叫做SS
试验用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试验的试验药物、对照药品。试验用药品渗透到了临床试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包括药物的生产、包装、运输、保存、使用、回收等。今天我们从临床试验中
不少二三类需要临床的产品,客户一听到临床报价就退缩。既然这么贵,还不如自己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临床报价费用都由哪些组成?费用都谁收走了?自己做又有哪些风险?文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作为CRC的我们,自认为对CRA其实已经很了解了,但是在我们工作过程有一个角色平时接触不到,但是却又绕不开躲不过,尤其是面对满屏EDC query的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大多数CRO公司在临床试验现场启动会(SIV)上,常由CRA主导。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CRA必须清楚的了解到临床试验现场启动考察的流程,再分享一些本人在启动会考察的细节,请看下文。
在临床试验中,无论是监查员、质控人员或者项目管理人员到研究中心查看项目资料的时候,总会多多少少发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大家都比较熟知,但处理手法五花八门的。处理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