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自查报告编写指南(2022年第13号)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自查报告编写指南的通告(2022年第13号)发布时间:2022-03-24为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管,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2-03-14 阅读量:次
附件: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临床试验资料技术审评要点(2022年第10号).doc
本审评要点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产品注册临床试验的开展及临床试验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临床试验资料提供参考。
本审评要点是对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产品临床试验资料的一般要求,注册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临床试验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审评要点适用于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产品注册的临床试验的开展。
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是指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类粪便样本中SDC2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的体外诊断试剂。Syndecan-2蛋白(SDC2基因编码蛋白)可介导结直肠癌细胞的粘附等功能,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相对于正常结直肠组织,SDC2基因在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和肠进展期腺瘤组织中呈现高水平的甲基化现象。在建议进行肠镜检查的人群中检测粪便样本中SDC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作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的一种方法,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病情及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因素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适用方法学包括:荧光PCR方法。
按现行《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该产品分类编码为6840,管理类别为三类。
(一)临床试验机构的选择
选择不少于3家具备相应条件且按照规定备案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二)临床试验设计类型
此类产品临床试验包括临床检测性能评价及与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参考标准的比较研究两部分。
(三)对比方法的选择
临床检测性能评价选择境内已批准上市、临床普遍认为质量较好的同类产品作为对比试剂,采用试验体外诊断试剂与之进行比较研究。
临床检测性能评价也可以选择与Sanger测序进行对比,并结合与已上市试剂的比较研究。
与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参考标准的比较研究,临床参考标准为结合结肠镜及病理诊断结果作出的诊断结论。
(四)病例入组标准
根据目前对于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应选择临床医生建议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作为入组的受试者。入组受试者应包括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患者、肠进展期腺瘤以及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良性疾病。
(五)样本量要求
针对临床检测性能评价及与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参考标准的比较研究,应根据评价指标分别进行相应的样本量估算。
(六)临床评价指标和统计学分析
一般采用四格表方式对两种试剂/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总结,计算灵敏度、特异度或阳性/阴性符合率,并计算95%置信区间。对于两种试剂/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应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复核,并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如无需复核,应说明理由。
试验体外诊断试剂临床检测性能评价的阳性符合率及阴性符合率的95%置信区间下限一般不低于90%。
试验体外诊断试剂与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参考标准的比较研究以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评价。其中灵敏度研究应当对结直肠癌及肠进展期腺瘤分别进行统计。依据已有的研究数据,结肠癌灵敏度95%置信区间下限一般不低于80%,肠进展期腺瘤灵敏度置信区间下限一般不低于45%,特异度95%置信区间下限一般不低于85%。
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研究数据和临床需求合理设定评价指标的可接受标准。
本要点仅针对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临床试验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他内容应遵循体外诊断试剂相关法规、文件的要求。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自查报告编写指南的通告(2022年第13号)发布时间:2022-03-24为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管,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
本指导原则旨在帮助和指导注册申请人对一次性使用腹部穿刺器注册申报资料进行准备,以满足技术审评的基本要求。同时有助于审评机构对该类产品进行科学规范的审评,提高审评工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免于临床试验的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21年第74号)发布时间:2021-09-24为指导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评价工作,根据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SUSAR分析与处理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24年第42号) 发布日期:20241010
为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及《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令第47号)、《
为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650号)、《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号)
本指导原则是对肠内营养泵的常规性要求,指导原则中的条款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附件: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2022年第53号).doc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2年3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3号公布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活动,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为提高医疗器械技术审评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指导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编写产品技术要求,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
附件: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第35号).doc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