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3-27 阅读量:次
聊聊医用硅酮凝胶敷料作为二类医疗器械的注册证办理流程。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领域,可能会觉得注册流程复杂得让人头晕,但别担心,咱们把整个过程拆开揉碎,用最直白的话说明白。
医用硅酮凝胶敷料的分类编码是14-10-04(对应《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的“创面敷料”类别)。这个编码直接影响后续的注册要求,比如是否需要做临床试验。你可以直接在国家药监局官网下载《免于进行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如果产品用途和材料符合目录里的描述,就能免掉临床试验环节。比如目录里明确写着“用于创面覆盖的凝胶敷料”,那你的产品就不用折腾临床试验了。
材料清单看起来一大堆,但核心就这几项:产品技术要求、检验报告、说明书样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技术要求里要写清楚敷料的成分含量、物理性能(比如粘性、透气性),这些指标要参考行业标准YY/T 0471。检验报告可以自己出,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这里有个小贴士:如果敷料是灭菌型的,记得按医疗产品灭菌标准做验证。
样品做好后,先按技术要求做自检,然后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项目包括生物相容性、微生物指标等。如果检测没通过,比如发现材料有刺激性,就得回去调整配方重新送检。检测合格后,报告的有效期是1年,所以后续注册申请要抓紧时间。
如果产品在免临床目录里,你只需要做两件事:1.对比自家产品和目录里的产品描述是否一致;2.整理已上市同类产品的安全数据(比如有没有严重不良反应记录)。比如目录里要求敷料是“非可降解材质”,而你的产品正好符合,直接提交对比表就行。
把材料打包交到省级药监局(比如广东省企业就交到广东药监局),他们会安排专家审材料。重点看三个东西:技术指标有没有漏项、检测报告是否齐全、说明书有没有夸大宣传。同时药监局会派人来工厂检查,主要看生产线是不是按质量管理规范运作,比如原材料采购记录、生产环境监测记录这些。
第一次提交很难完美,审评老师可能会让补材料。常见的问题包括“产品描述不清晰”“检测项目不全”。这时候要按老师的要求逐条补充,比如重新拍产品结构图,或者补做某项性能测试。补材料的时间限制是1年,超时就得重新交申请。
整个过程走下来大概需要6-12个月,关键是要把材料准备扎实。建议注册前先找思途CRO这样的专业机构帮忙预审材料,他们熟悉各省药监局的审评风格,能帮你避开很多坑。记住,所有提交的材料都要和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一致,千万别为了赶进度编造数据,现在药监局查真实性特别严。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