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概述——注册单元划分常见问题解答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来源:医疗器械注册代办 发布日期:2025-03-23 阅读量:次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问,医疗器械的配件到底算不算医疗器械?比如手术器械里的导针、病床的支架、呼吸机的连接杆,这些东西单独拿出来用的话,需要按医疗器械来管理吗?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背后其实涉及到法规的定义和管理逻辑。今天咱们就结合真实的规定和实际案例,把这事儿聊清楚。
医疗器械配件,说白了就是医疗器械的“零件”。比如一台CT机的电缆挂钩、消毒液瓶的旋转盖,或者骨科手术用的打入器,这些都属于配件。它们的作用是让医疗器械能正常运转,或者帮助医生完成操作。但配件自己单独用的话,一般不具备诊断、治疗这些医疗功能。举个例子,你单独拿个呼吸机的连接杆,既不能测血氧,也不能辅助呼吸,它就是个连接零件。
国家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里说得明白:医疗器械必须能直接用在人体上,并且要有明确的医疗用途,比如诊断疾病、支持生命这些功能。而配件呢,按照《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解读,它们通常是跟着主设备一起申报的,单独存在时没有自己的“医疗身份证”(也就是注册证)。比如思途CRO帮客户注册过一款骨科手术工具包,里面的导针插入器、打入器都是作为整体器械的组成部分一起审批的,不会单独给每个小工具发证。
在实际操作中,监管部门主要看两点:第一,这东西能不能独立实现医疗功能;第二,它是不是必须和主设备配套才能用。比如医院单独采购的医用床头柜、污物车,虽然用在医疗环境里,但柜子自己不会治病,所以不算医疗器械。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某个配件能直接影响主设备的安全性,比如心脏起搏器的电池模块,这类关键配件可能会被要求随主机一起检测,甚至单独标注技术参数。
碰到配件要不要注册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比如你们公司生产了一款新型血压计的替换袖带,先查目录看袖带有没有单独的分类。如果目录里没有,通常就按非医疗器械管理。实在拿不准的话,可以找思途CRO做分类界定,药监局有专门的流程帮你确认。记住,千万别自己觉得“反正是医疗用的”就乱贴标签,之前有家企业把手术室用的塑料凳申报成医疗器械,结果被驳回了,理由就是凳子没有医疗功能。
说到底,医疗器械配件和整机的关系,就像汽车零件和整车的关系。单独一个轮胎不算“汽车”,但装到车上就是关键部件。只要记住“独立功能”和“配套使用”这两个关键词,基本上就能判断清楚了。下次再有人问你“这个螺丝钉要不要注册”,你就知道该怎么回答啦!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郑州思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医疗器械产品政策与法规规事务服务,提供产品注册备案申报代理、临床试验、体系建立辅导、分类界定、申请创新办理服务。
从事医疗器械注册的小伙伴们可能都为同一个问题苦恼过,那就是医疗器械注册单元的划分。企业所设计开发出的产品,其所包含的产品范围,是否可通过一个注册单元完成注册,从而
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是指医疗器械从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维护检测、报废的全过程。而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应用质量和安全管理在整个寿命过程中占重
随着医疗器械出口的日益增长,根据市场的需求各医疗器械生产厂商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质量体系法规越来越多,所以经常会碰到出处于不同法规或标准的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
刚接触医疗器械CRO行业的小伙伴,在学习文件法规资料的同时,常看到一些英文类专业名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看看常见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术语......"
2019年5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电子申报的公告(2019年第46号)》,从2019年6月24日正式实施电子申报,从11月1日起提交国家局的注册资料都需要按照电子申报目录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分为三类,一类采用备案制,二三类采用注册制管理,等级越高,管理越严格。一类医疗器械都是免临床的,因此备案工作比较简单不繁琐。而二三类医疗器械除免临床产品
临床试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严谨的试验设计,双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仍是证据等级最高的原始研究。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2018年第6号)(下称《原则》),随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决定同意其销售、使用后发放的证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时需要提交产品的检测报告,并且注册申请资料中的产品检测报告应当由具有承检资格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
我们都知道,一个医疗器械产品想要上市销售除了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外,还需要办理医疗器械注册证,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又属于风险级别最高,管控级别也最严,那么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行业资讯
知识分享
八年
医疗器械服务经验
联系思途,免费获得专属《落地解决方案》及报价
咨询相关问题或咨询报价,可以直接与我们联系
思途CRO——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第三方平台